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源自於古代印度教,釋迦牟尼以此教導弟子,為佛教修行者的最根本戒律。不只出家眾,連在家居士也應該遵守。

五戒源於古代印度教,釋迦牟尼出家後,加入數論派阿羅邏伽藍僧伽,在此學習到五戒。當釋迦牟尼證悟後,以此教導弟子。

構成違犯與不違犯上述三條戒律的條件:

  1. 對像是有生命者;
  2. 知道是有生命者;
  3. 存有殺意;
  4. 致力去殺;
  5. 對象被殺死。
  1. 有主之物;
  2. 明知是有主之物;
  3. 存有盜心;
  4. 以各種方法取;
  5. 該物被取離原處。
  1. 行淫的對象,其中包括男人與二十種女人行不淨法(其中包括母親守護女、父親守護女、父母親守護女、兄弟守護女、姐妹守護女、親戚守護女、家系守護女、法守護女、有丈夫守護女、買得婦、樂住婦、雇住婦、衣物住婦、水得婦、鐶得婦、婢取婦、執作婦、俘虜婦、暫住婦、罰護女)和女人與十二種男人中的一種男人行不淨法(其中包括母親守護男、父親守護男、父母親守護男、兄弟守護男、姐妹守護男、親戚守護男、家系守護男、法守護男、有妻子守護男、兩種已婚的男人、罰護男);
  2. 清醒地覺知要和上面的任何一種女(男)人行不淨法;
  3. 以種種方法行不淨法;
  4. 如果男人與女人的口、生殖道或肛門這三道中的任何一道行事。如果女人與男人的口、男根和肛門這三道中的任何一道行事。

一般而言,「邪淫」是超過社會善良習俗之外的性關係,此一戒律依據時空背景不同會有部分的偏移。是不允許強姦、嫖妓、性氾濫、重婚、外遇等情事。

而所謂妄語,包括說謊(顛倒是非,是說成不是,不是說成是)、誇大(五十說成七十或說成三十)、兩舌(搬弄是非,對某人如此說,對另一人又那般說)、惡口(罵人、毀謗中傷人)、綺語(有動機、有私心地說好話,或說無用的廢話)和不妄言

守五戒之果報

  1.  妄語也分三種程度之別,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運用傳教的方式來說謊、得利」等於利用他人的惻隱善良之心,是最大的罪過與傷害,稱為「大妄語」(未證言證,斷人慧命為大妄語)。而一般生活中因利害關係而說謊則為「小妄語」。至於「方便妄語」的程度最輕,即是一般所謂的「善意的謊言」,為他人著想而說的謊,如醫生顧及絕症病人的接受性而選擇隱瞞真實病情。
  2. 綺語」在有些書籍中有更高標準的解釋,認為聊天、開玩笑等無意義的互動閒談也算在內,人若習慣於此種玩笑娛樂,對修行也是一種障礙。

《菩薩優婆塞戒經》:「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單曰無。若畜生、若破壞、若屬僧、若系獄、若亡逃、若師婦、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為邪淫。出家之人無所系屬,從誰得罪?從其親屬、王所得罪。惡時、亂時、虐王出時、怖畏之時,若令婦妾出家剃髮,還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於道邊、塔邊、祠邊、大會之處,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為父母兄弟國王之所守護,或先與他期,或先許他,或先受財,或先受請,木、泥、畫像及以死屍,如是人邊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


三毒又稱三不善根、三根,佛教術語,為貪、嗔、痴三種煩惱的合稱。

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因貪、嗔、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

,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它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

,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

,又稱痴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