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母:徒兒免禮!
陳生:明朝之時,楊黼離別雙親,想到四川去拜訪無際菩薩,學習佛法。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和尚,慈眉善目,老和尚問說:「你要去哪裡?」
楊黼回答說:「我想去四川拜無際菩薩為師。」
老和尚便說:「與其去找菩薩,還不如去找活佛。」
楊黼問:「哪裡有活佛呢?」
老和尚回答:「你現在就回家,看到有個人披著毯子,穿反了鞋子來迎接你的,記住那就是活佛。」
楊黼聽了老和尚的指示,依照吩咐回家,在抵家的那天,已是深夜了。楊黼的母親已經睡覺了,一聽到兒子叫門,高興得來不及穿衣,便拿起毯子披上,匆忙之中,拖鞋也穿錯了腳,趕忙來開門迎接兒子。
楊黼一看到母親這種情形,心裡恍然大悟,曉得孝順家裏的爹娘,是比前去見活佛,還要更重要。從此以後,便竭力孝順母親,並且註解了一部孝經,提醒世人要孝順父母。
金母:俗云:「百善孝為先」,孝為修道進德之本,一切的道德仁義,都是自孝道立基。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由此可見,孝是為人之本,若是不懂得孝道、不知盡孝者,即使有再大的成就,也都不會成功。
陳生:有一天,孔子在路上遇到一位名叫杲魚的賢人站在路旁,哭聲震天,孔子便問他說:「你不是有喪事吧!為什麼哭得這麼哀傷呢?」
杲魚擦乾淚水,難過的說道:「我有三件過錯;當年少時,只顧讀書,稍長時,為求一官半職而周遊列國,把父母置之腦後而不顧,是第一件過錯。好高騖遠,隔絕了事君的機會,是第二件過錯。與一好友交情很好,卻因為一點小事而反目,我也不肯忍耐下來,此為第三件過錯。豈不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乃是人間最大悲痛的事!」
孔子聽了之後,趕忙告訴在身旁的學生說:「同學們,要警惕啊!杲魚的話,你們可要好好的記住。」
後來,因為這件事,向孔子辭別回家奉養父母親的學生,共計十三個人喔!
金母: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悅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於調息觀心萬倍。
所謂:「人道」,乃以孝悌為本,如有能力行孝悌,則人道完備;是以,古人曰:「聖賢但求無過處,神仙不外盡人倫。」如今,道降火宅,其真諦亦是著重在日常生活之間,即是要人人努力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學習做人之道,先盡做人本份,人道無虧,再進一步,才學做聖賢,盡性合天。道在日常尋用之間,若以為學佛修道一定要向深遠之處求之,那是莫大的錯誤。修天道亦得要從人道去盡,所謂:「人道者,天道之初徑也;天道者,人道之造極也;無初徑,安能造極也,人道既失,遑論天道乎!」
因此,在進德修業中,你們應該把在道場中所學、所悟之道理,帶到家中,盡心盡力,齊家修道,建立神仙家庭,再帶到生活周遭或職場,盡力而為,樹立榜樣,為世人之模範。
如此一來,何患乎孝道不圓滿、德業不建立!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徒兒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