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院瑤池金母 登台 102年1月9日

第四十四章 勸父戒殺‧功莫大焉

聖示:做人處事,必須要中規中矩,遵守法令,以道德為依據,才能夠不觸及刑法,不誤蹈法網。

陳生:徒兒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金母:徒兒免禮!

陳生:如果居上位的統治者能夠勤政愛民,以德服人,國家一定會呈現一片昇平祥和的氣象,老百姓也會因豐衣足食而敬愛他們的,絕對不會怨聲載道,惡言四起。所以,執掌國政的高級公務人員必須要排除私利私欲,以天下人的利害為利害,勤施德政,澤及萬民。

金母:簡單的說,德政是以有德的行為來治理天下。即使是販夫走卒,如果操守正當,一定有人樂與為鄰,何況是國家元首,如果道德良好,操守嚴謹,百姓一定萬眾歸心。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開示!

   潮州地區,有一女子,天性至孝。她的父親,以打鳥為業,有個剛滿三歲的男孩,天真活潑,可說是她父親的寶貝。後來,不幸的災禍降臨了,這位寶貝兒子出痘子,又黑又大,堅硬若鐵,藥石罔效,輾轉呻吟數日,最後不治而亡了。

   這種打擊影響不大,她的父親仍然執迷不悟,我行我素,終日以打鳥為生。這位孝女,隨著年齡的增加,懂得一些因果的道理,有一天跪在父親的面前說:「爹爹終身打鳥,所造成的殺生罪孽太多了,依據因果循環來說,弟弟的死,可能和打鳥殺生有關,爹爹若不改業,所造的殺孽罪業更重。女兒不忍咱們家絕嗣,斗膽進言幾句,請爹爹三思!」

   她的父親沈思良久,仔細琢磨,恍然大悟,立即向灶神誓願改過自新,並將所有打鳥器具燒毀,從今以後改行,並戒殺放生,以贖罪過。

金母:常聞世人有言:「心好強如吃齋,其理如何!」仁德君子,富有慈悲博愛的善心,利生濟物,行功立德,至於日常之中,運用自如,見一切生靈,投於死地,便生發惻隱之心,救生靈於生處,如斯慈悲,方謂:「好心」。

   如果無故殺害其他生靈,充己口腹之慾,或持利刀剖腹、刺心,剖皮刮鱗,活煮生煎,百般造作,慈憫之心全無,好心在何處!

陳生:無故殺生,罪業最重。如果說,其他生靈該是人類腹中物,那人類被蚊蟲咬,該不是為蟲咬而生吧!

   人是萬物之靈長,該知凡有血氣,莫不尊親,多少應有惻隱之心,當你要殺它、捉它之際,將心比心,你就會現出慈悲心,再以慈悲心腸進一步學道。

金母:故事中的孝女,能當機立斷,勸導父親戒殺,勿以打鳥為生,她的惻隱之仁心完全流露無遺,足以感動天地神祇,最後她的父親向灶君立下誓言,重新做人。這也是告訴世人,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這位孝女之仁孝俱備,足以讓世人效法。

   可。停筆。 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徒兒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