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武穆王 降 98年9月9日

第廿二章 齊家‧治國‧平天下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接駕五叩首!

岳武穆王:賢生免禮!

陳生:恩師慈悲!要如何才能讓國家仁義之風、禮讓之風興盛呢?

岳武穆王:只要做國君或領導者,一家能行仁義之道,那麼在上行下效的原則下,這個國家仁義之風,就可普遍地興盛起來。又做國君或領導者,一家能行禮讓之道,那麼在上行下效的原則下,這個國家的禮讓之風,就可普遍的推行起來,敬老尊賢必然成為社會的風氣。

陳生:也就是說,身為領導者能做到同胞兄弟和睦諧順的相處,因為領導者能以身作則,做到兄弟的和睦諧順,必然上行下效,以此教導全國人民都能兄弟和睦諧順。

岳武穆王:然也。身為領導者的儀態舉止行為,若能正大光明,必不會有差錯,所以能推而及遠,使四方之人,不斷地學習,終而端正四方國家。

   齊家治國之道,無非與領導者本身的父子兄弟等家庭關係有絕對的關係,因為領導者率先為自己家人的楷模,進而以其崇高的品德,堪足以使世人效法,民樂而從之;這便是所謂的治理國家,必先整齊自己家庭的理由。

陳生:任何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對世人皆有其影響的重要性,而影響世人最直接的又莫過於家庭倫理。所以,何仙姑的家庭四味藥:父慈子孝家和散、兄寬弟忍順氣湯、妯娌和睦消毒飲、家有賢妻化氣丹,就是促成和樂溫馨的良劑了。

岳武穆王:因此,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先修身正心也。

陳生:楚書上記載著楚國大夫王孫圉的話:「楚國不以金玉當做寶貝,而以善德、善人當做寶貝。」

   晉文公重耳早年因其父親聽信寵妾驪姬的話,害死太子申生,重耳不得已,流亡在外,其舅父子犯常告誡他說:「一個出亡在外的人,不能以貴為公子,即將為王為尊貴,而要以仁德、親愛大眾為寶貝。」

   秦穆公派兵襲擊鄭國,打敗仗後,在其誓言中講說:「假若有一個朝臣,老實誠意,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華技能,但其心地善良,心胸寬大,具有容納別人的度量,看到別人的長處與能幹,就如同自己有才能那樣的高興。反之,若看到別人有才能,便嫉妒他、厭惡他,別人有聰明才德,便故意予以刁難、違逆、阻撓,令他人無法達成任務;像這樣沒有容人的雅量,又沒有讚許別人善德的情懷,如果舉用這樣的人,一定必不能保護我們的子孫百姓以及嘉惠我們的子弟,同時對社會也是有危險的。」

岳武穆王:所以說;用人之道,更是領導者成功的重要門徑。歷史上秦穆公活生生的教訓,蓋因秦穆公不能聽信諫臣蹇叔的規勸,反而聽從杞子、楊孫、逢孫等佞臣之計,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率兵襲擊鄭國,因為洩露行蹤,改道滅掉滑國,歸途路過崤山一帶,遭遇晉軍的伏擊,以致全軍覆沒,三位將軍均被俘虜。

   秦穆公不聽老臣的勸諫,慘遭大敗,經此打擊,也深深覺得:古人辦事,虛心聽取老年人的意見,所以不會有什麼過錯。

   是以,《大學》提及,仁德之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陳生:要成為一個有道的君子,必須就得要遵循一條大道,而這條大道便是能夠忠誠信實,才能搏得眾人的心,才可以有更多才德之士來共同治國。

岳武穆王:當然。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蓋忠信係盡己之心也。

   可。停筆。 吾回!

陳生:叩謝恩師慈悲!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