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人,每一個人皆必須修習「禪定」的工夫,而「禪定」的修習要讓修道之人能夠獲得法喜充滿及擁有愉悅的心情之巧妙境界;「定」便是能夠使修者安定內心思緒,並且穩定其性情的法華境界。
然而欲朝「禪定」目標來修習,不外乎能「知空」,並且要能夠通達「空無」之妙境中,而後才可以忍受諸般苦行,去除貪睡、怠懶之毛病;修行中逐漸斷除食欲之纏擾,雖然腹肚飢餓非常,亦能保持久久不為饑餓所動搖的樂道精神,追求覺悟人生無常的心志,其後始能獲得真實禪定之境界。由於修道者在苦中能不為苦所惱,在樂中又不受樂所迷惑,在飢餓當中不去多求食欲;因此,內心不會受到外在境界來誘引,是故能獲得「禪定」工夫。
目前時下的修道子,未曾去經歷諸般苦行,無法認證是否為真實修行,故僅能勉強稱之為「修行中人」,而不稱呼為「修道子」。修道之人於身歷諸苦行中,有不思睡眠,一般人都在昏睡中,讓生命白白在每一日中流逝,並且經常在昏沉中,使時間一秒一分一直枉費掉,人身一旦在睡不飽或者昏沉時,便無法使心靈產生喜悅;遇到事情緊急時,反而產生不愉悅的心情出來,如此則不稱為禪定。世人若是因為本身無法獲得充足睡眠,而在心裡產生不愉悅感、怨惱感,則「忍辱心」便無法保持,「包容心」亦將產生變化,一旦心情起變化,則在待人接物上,必定有所疏失與失態,並且容易怠慢諸佛。眾生乃是未來佛,怠慢眾生便是怠慢諸佛,使原本欲結造善緣的,只因為一時不愉悅感,讓他人感到無法接受並產生反感現象;善緣未造,反而積深了一段不善因緣。若是如此,則有失禪定工夫,有違佛法真理也。
在佛法當中,有云:「去睡病」,此乃暗示一般人必須時時使身、心、靈保持清醒狀態,在白日間必須是精神飽滿而不昏沉的,更不能有嗜睡感,何況是修行中人更應該去除睡病!
俗世之間,一旦陽光從東方昇起,謂之旭日東昇之時,便要開始展開一天的工作以利益民生,負責稻田的就該去田裡巡視,並做拔草、補插秧、除蟲及灌溉、施肥等工作,而各行各業都該認真,並且勤奮的將每一天所應該負責的工作做好,而且要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完善良好,尤其是在心情上必須是要有成就感及愉悅的幸福感覺才行,這樣才能夠獲得「禪」的妙境界也。
願世間人皆能有所體會與領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