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乃是修行者由凡俗朝聖賢門而進入「超凡入聖」的層次之稱謂。而再深一層之禪意,則屬於居士正受、深信並且「正法」而通達明悟之所稱謂。
然而,眾生通常不能承受「苦」的境界,因此眾生很難獲得禪境,並且無法步入超凡的層面。並且末法時期的眾生「好逸者多,惡勞者眾」,雖然有些眾生空掛上其名而稱為:「修道人」,但現代之修道人卻經常有些於「道」不知所為者,並且有忍耐、堅毅、勤苦程度遠遠比不上一些於紅塵中打滾的凡夫。
昔時,《釋迦牟尼佛》於未完全成道之前,曾經修習過各種苦行,就連全身投入土堆中,僅留一支細竹管供給對外呼吸之用外,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長時間讓一個人獨自在土堆中,只有少量空氣可以吸收,土堆裡的空氣會愈來愈稀薄而難以吸呼。然而釋迦牟尼佛亦不例外,經過許久之修習過後,亦與其他人一樣面臨缺乏空氣與氧氣,此時幾乎無生命現象;待同修救回其性命時,仍舊不改其求學道、修道、悟道的決心。
現代人雖然亦稱之為修行人,但在茫茫人海當中,又有幾個人可以在生死交關之間而不退初發心,有誰能夠只為求悟覺真實永恆的幸福,而下定決心行持「中道」體驗。聖人不以身苦而認為是苦,因為身體所承受的各種苦境,都是人生旅途中的小插曲,一旦所有的苦境界過程都承受過了,此後又有什麼可以說是「苦」的呢?
有人從出生之後便無父無母,其心中認為無父無母是苦;有人常受父母之諄諄教誨與嚴格要求,乃認為有父母是苦的。有人工作時間很長,於是認定工作真是苦;有人一直無法獲得穩定之工作,因此認定沒有工作可以做乃感覺很苦。針對這些苦處,若是互換一下角色,無父母的可以有父母關懷與照料,有父母的失去與父母相處的機會,彼此獲得自由自在,或許便無人感覺是苦,因此諸般苦境又有什麼是真正的苦呢?
一旦真正的將彼此的角色互換過來,長期超時工作的與沒有事情可以做的互相交換一下,沒事情可以做的人,終於有了工作可以做;長期工作超時的,終於能夠可以盡量休息而不用操勞;剛開始或許彼此可以獲得短暫的愉悅,但是日子一久是否真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呢?答案是:「並不見得!」因為一個已經習慣在超時工作的人,突然轉變成閒散,隨著時間一久,又將開始產生苦的感受,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而長期沒做事情的人,突然有事情可以供其做,剛開始很高興,但日子一久,亦將產生苦惱。
如何取其適當,是一門學問,而修行亦是同理,乃是無論置身在何種苦境中,都必須能夠保持一顆向道之求知求悟的決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