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之中,修行入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理、相必須互為圓融,「相」為修行之標的,「理」乃修行之準則。
修行中人常云:「煩惱即菩提」,並非煩惱等於菩提,而是修行者每遇到令自己產生煩惱之諸境界時,皆能冷靜下來,並且平心靜氣的去思惟,我的煩惱是什麼?煩惱來自於何種緣起?反覆省思,不去掛礙,並且放開執著來,再度體驗原本的煩惱是否尚在?從中領會智慧的妙益,所謂:「轉識成智」,放下便無憂也。
在十五年前,於台中一地,乃有一對學佛的姐妹,姐妹皆是初長成年紀,卻已頗具善慧根性,而姐妹二人常能互相砥礪,而使修行之路更加堅定與用心。當然姐妹在學習佛法中,亦經常遇到許多考驗的地方,因此煩惱事件經常產生,因為有實修的緣故,煩惱在不久後便轉化成清淨的心靈,以愉悅的心情再度面對生活。
有一次,姐姐在偶然的機會裡,無意中與久未連絡的男同學相遇,而開始產生一連串感情的糾葛,從此魂不守舍;每日工作下班後,便打扮得非常艷麗,出門約會;稍與男友短暫分別,內心便有落寞之感。
後來,妹妹觀察姐姐的變化,乃誠懇的對姐姐訴說,看姐姐近來夜裡出門皆打扮得非常亮眼,並且很愉悅,這種歡喜遠遠超出對家人的愉悅。此話一出,有智慧的姐姐,乃想起了一句話:「朋友再好,沒有手足好;朋友再親,沒有爹娘親。」立即反覆不斷的思索,我這段時間是怎麼了,於是發覺自己因為對於異性緣的喜好,遮蔽了原有的理性,更忽略了與家人的相處;因此重新整理心情後,乃以平常心對待目前所交往的男同學,隨後在二人相處的日子裡,那種愉悅尚在,而與男同學有時會短暫分離數日的那種落寞感已經消失。
有一天,男同學突然開口要向學佛的姐姐借錢,而且不是一筆小數目,雖不算是大筆錢財,但相當於要累積工作二個月的薪資;於是乃婉拒男同學的要求,沒想到話剛說完,卻立即遭到男同學一番數落與羞辱,後來便未再連絡。
在數個月後,姐妹乃從側面聽到一些有關男同學的消息,原來這位男同學專門在欺騙女同學們的感情,在感情培養到某些程度後,便開始不斷的對女同學們予取予求,甚至連身體都騙上手,直至女同學無法再滿足其錢財需索之後,便無情的離開,另找新目標下手。有一次,被某位女同學的友人撞見,而被打得半死。有智慧的姐姐,慶幸自己沒有被感情沖昏了頭,而做出令自己與家人蒙羞的事;更感恩妹妹的適時點醒自己,使自己免於淪落成為人財兩失的可憐人。
從此之後,姐妹更加精進的深入於經藏佛海之中,成為智慧圓融的行者。查其姐妹之功果,目前已是菩薩下品中生之境界;假以時日,必能更上一層樓也。
深願修行者能得體悟,時時檢視自己的言行,並環顧親人、朋友與同修之對待與互動,以智慧去明辨,然後再適當的調整,以免影響修行的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