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的眾生,日常生活之間,最經常容易觸犯而造作的一件事情,便是以新廢舊。
所謂:「以新廢舊」,乃是喜歡使用新鮮味來廢止古早味,就像一位做事能力非常強大的人,一旦正式接任公司的總經理之後,便立即廢除前一任以上的總經理群在歷任以來辛苦建立的體制,好不容易才逐漸形成的良好制度,絲毫不能給予繼續保留,竟然將先前的體制全數廢止不用,一切體制都冠用自己全新的體制,這種情況下便稱之為「以新廢舊」。
人生旅途上,何嘗不是經常在做「以新廢舊」的事情,原本「倫理道德」在一個國家,乃是一種穩定民心,樹立百姓們「三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五常〈仁、義、禮、智、信〉」之觀念,與奠定倫理道德之精神立下重要典範,促使每一個人得以知所順序及秩序,進而能明白禮節氣度。
「三綱」乃做模樣,君對臣以仁,臣侍君以忠,父對子以慈,子對父以敬,夫對妻以德,妻對夫以節。
「五常」則是人際關係,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兄弟長幼有序,夫婦有別,朋友有信。
「道德」乃是中間相對待的內涵,亦即是每個人在其輩份上履行做人處事的道理。
居於上位的人,必須心懷仁德寬恕,並且慈憫體恤下階地位者,然而處於下位的人,必須發自內心恭誠尊敬居於上位的人,使上層與下階關係分層得非常明白,造就學生到了學校對老師們必須恭恭敬敬,居家生活上對待長輩們,將能夠乖乖巧巧,日後步入社會做事情,便能夠認真。居於政治上的人,必須日日思索如何造福百姓,居處於庶民地位者,應該對地方及社會人群盡心盡力,原本數千年都是如何的薪火相傳。
豈知,新潮流之觀點,廢止「倫理與道德」於國民基本教育,認為考試並不會考,於是任意的廢除,導致眾生從小學開始就完全不懂得何者是應該作為,何者不應該作為,並且還要特別禁忌。是故,世代交替之間,道德乃一代不如一代,倫理秩序更是從此淪喪,形成世間經常有父母不仁慈於子女者日愈增多,以及身為子女的居然不孝於父母,並且忤逆尊長的與日俱增。此外,還有年齡已過而立之年,甚及不惑之年,竟然尚未肯奮發向上,不願自立自強,反倒是拖累老邁父母的人不少,此皆是「以新廢舊」所產生之國家的永續禍患。
世道上,經常有明明早先的賢德者,已經建設好之一切,諸如軟硬體設備,只因為我輩不喜歡前人樹立之種種,為了標榜自己的一定好,竟將前人世代辛苦建立之一切制度完全給抹殺掉,從此廢止不用。當然有一些事物,因應時宜,有必要性的檢討而給予適當的取捨,但若一昧只想到要突顯自己的能力,乃通盤否定並廢除前人世代辛苦才點滴建立完善的體制及紀律,乃是很不如法。
群眾之間,難免有一些人的行事作風,全憑自己情緒之好壞做事,好比「新官上任三把火」,總是想要表現自己,以及急於樹立自己的理想與行事方針;因此,只要是前輩者所器重之人事物,一律廢除不用,甚而任意的將前賢重用之人才,予以冷漠對待,隨即將所有事物完全交給自己所信任的新手擔任重要職務與任務,但自己所信任的人,對於所有事物僅是一知半解之下,所有事物必須重新摸索,在完全沒有交接培養下,必定使事務很難以短期間步上軌道,勢必造成團體之不興旺,更無法隆昌。是以,行者處事,謀定而後動,切莫任意「以新廢舊」。
修行者之間,亦偶然間容易有以新廢舊之不良習慣發生,或聞有某些團體,諸如:醫院、…等團體,原本就有良好之制度,以及年度固定排程,甚至有某些固定月份,將會撥出一筆固定資金,用予資助某一些公益團體等,類似這種有意義之活動,建立社會良好典範也。但是有朝一日,當自己取得團體主控權之後,竟一概廢除先前既定之良好排程,如此便屬於「以新廢舊」,有損團體過去長期建立之社會良好典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