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 降 一○三年四月三十日

第卅六章 勇力武力‧避而不論

   古書提及:「子不語:力」,本文之「力」,意指勇力、武力、暴力。孔老夫子說話,又頓時停止,乃是因為深怕耗散精神、損失氣力,但不語之後,尚有可講之道理。

   所謂:「勇力」,「勇」乃為勇猛,「力」則為氣力壯碩之稱,通常運用於正式競賽中。自古以來,仁人君子經常有擂台比試,或是以武會友之情形,往昔勇武之壯力,比比皆是,甚至於稍有社會地位者,嫁女兒時更有比武招親之說,曾經風行一時。現代人仍然保有勇力競賽,諸如:各界跆拳道比賽、柔道比賽、劍道比賽,以及武術大會等,此般都是正規勇力情形。

   所謂:「武力」,指的是武備之軍力,通常出現在國防上或者內政上;做為國家邊防之防衛,亦稱武力,但正規軍之國防,自我防禦之動干戈,乃屬點到為止。由於動用武力,以保家衛國,使用到敵軍離開為止,便不再做窮寇之追擊,尚在防禦中,不被冠稱武力;若有妄想侵犯鄰國,大動干戈,普興戰火,搞得烽火連天,民不聊生,此等將被稱之為武力,亦即以武備傷害他人,造成鄰國,將亡民傷,農傢損毀,此等武力乃是最要不得的。

   若是類似古代諸侯,因為得知某個封地之諸侯國,軍閥暴政,民不聊生,在忍無可忍之下,體恤受苦的百姓,不忍無辜百姓繼續受苦,方興干戈而啟動正義之師者,雖亦為武力,但有其動武之道理存在,將不被否決其安定社會之功勳。

   所謂:「暴力」,指的是百姓之間,彼此逞血氣之勇以互鬥,或貴族對賤民之間的苛虐對待,以及家庭間成員之互鬥,以及社會上種種抗爭產生出來之衝突情形,皆稱之為暴力。朋友之間,或有因為某些意見不合,由口角衍生至肢體衝突,亦稱之為暴力;社會上常傳有大企業家迫害員工或其他同業之生存,乃至欺凌下游廠商等,亦屬於暴力。在孔夫子周遊列國之年代,像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多到難以言述;是以,君子:「言德不言力。」

   孔老夫子為了學習新知識,藉以充實本身之智慧,都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哪還有多餘之時間去談論勇力、武力、暴力等事呢?孔老夫子為了求學問,通常閱讀書籍到達廢寢忘食的境界,故而平日並不主動與他人談論勇力、武力、暴力諸事,乃以修身養德、增長禮儀諸品德為首要;在平常閒暇之間,做為討論生活落實之心得交換,為能增長一切道德修為等正事,才會主動討論,並用更多時間為前來請益者宣揚自己對道德上的見解。至於勇力、武力、暴力諸事僅略過而不談,不落入茶餘飯後之話題,但當代卻有很多人不談正事以及好論武力之事。

   現今雖然宗教多元化,眾生親近宗門,輕而易舉,因而在各宗脈上亦有少數修行者,平日好談勇力、武力、暴力諸事;若有這種情況的修子,宜盡力減少繼續談論,改採修德為主,才能符合修行之方針也。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