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子不語:神」,夫子之道,對於鬼神之事秉持尊重的態度看待,但絕不仰賴鬼神;是以,孔老夫子平時對於鬼神之事,並不加以討論,亦不多花時間去過度研究。
孔聖之學有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所謂知矣!」孔老夫子認為庶民的義務,只要盡力要求自我,務必做到對於鬼神的尊敬,以及對大自然的力量重視,能做到這樣也就足夠了,不必太深入的仰賴鬼神,理當側重於人事,以及多了解生活常識,這樣子才能合乎知的方向。
雖然孔老夫子非常重視大自然的現象,但並不希望世間人太過度仰賴鬼神,也不要對於鬼神之學太過度的深入研究;因為對於鬼神之學說,若是沒有正確的基本觀念,而太過於投入,容易使自己陷入某種迷失,並且非常容易被社會上一些有心的人士,藉由鬼神之力迷惑世間人,甚至於利用世間人對於鬼神的迷惘,進而引誘而犯罪,或為了達到個人的慾望之心念的滿足,藉鬼神之說誘惑而傷害於無知的眾生。
孔老夫子不希望世間人對於鬼神之事太過於投入,另一個原因便是,眾生一旦太過度投入在鬼神的事情上,生活上將會太過於仰賴鬼神之學說,從此容易失去自我意志,更將喪失本身原本可以處理事務的能力,以及不斷耗散掉正氣與活力,進而導致精神恍惚。
孔老夫子所言的鬼神,並不單單指世界上那些有形像之鬼神這件事,其更深遠的意境,乃是泛指大自然界涵藏存在那一股神祕的力量,這個神秘的力量,有其科學之層面,亦有其哲學的層面,泛指大自然界所發生的種種現象,皆被孔老夫子稱之為鬼神。
孔老夫子一直相信有一股神奇而奧秘的力量,存在世界上某個空間裡,但那股神秘的大自然界力量,畢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探討到的事情;因此,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日常生活之間,希望每一個人將所有精神都可以運用在對於周遭人、事、物的關懷,藉由關懷人、事、物的機會中,不斷研究到底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周遭的人、事、物更為良善美好。
群體大眾,若是能夠一直這樣善加運用有限的時間,多加洞悉一切,並且從研究改善中不斷尋找各種方法,加以轉變進化,務必使周遭的一切人、事、物,能夠愈改變愈美好,讓生活環境愈來愈巧妙,此等美侖美奐的境界,完全都是以人、事、物的方向進行運作考量,身體力行才能夠逐漸改善的良好境界。否則一昧的仰賴鬼神之說,十年時間過去了,土地上仍然盼不到鬼神替人們所種植的稻米長出芽來,人們將妄想著鬼神會變化出食物,於是靜默等待鬼神所變化的食物,縱使等到身體餓死了,還是無法吃到一餐鬼神所給的食物。
眾生若是一心深入在神鬼的層面上,期盼鬼神為自己帶來健康、財富,那麼縱使百年光陰過去了,仍然見不到土地上有任何一條道路是能夠讓眾生來行走的,並且容易因為太過於對鬼神的迷惘,以至於喪失自我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力。迷昧仰賴鬼神的眾生,當身體有疾病時,完全不肯尋求醫師治療,卻只想靜靜的等候神蹟的出現,這樣子的迷愚作法,只會使世界上徒增一條又一條的冤魂。
有鑒於此,孔老夫子特別強調「敬鬼神而遠之」,但是又懼怕世間人遠離鬼神太久遠了,又會忘卻鬼神之存在;是以,同時強調世間人對於自家的先父母以及祖先,要盡到慎終追遠,並且在對於先父母以及先祖的敬重方面,務必要盡到「事死如生」之精神。最主要的目的,即是希望世間人恪盡孝道精神,雖然先人已經身體死去,但其造福社會人群的精神,將永垂不朽,所以奉祀祖先,理該如同生前一樣的看待。
綜觀而論,孔老夫子既不希望眾生迷昧沉淪在對鬼神的仰賴心太重,又不希望看到眾生因為不信鬼神而忽略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是以故,要世間人尊重鬼神,但必須凡事靠自己之力量,還得知道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將孝道精神千秋萬世的傳承不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