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菩薩 降

第三章 戒不悲行

善男子!智者深見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惱大海,為欲救濟,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雖多怨毒,亦作親想,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迷於正路,無有示導,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臥五欲泥而不能出,猶如放逸,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常為財物妻子纏縛不能捨離,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墜生有界,受諸苦惱,猶如樂故,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造身口意不善惡業,多受苦果,猶如樂著,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渴求五欲,如渴飲鹹水,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雖欲求樂不造樂因,雖不樂苦,喜造苦因,欲受天樂,不具足戒,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雖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業,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愛別離苦而不斷愛,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毀犯禁戒,當受地獄、餓鬼、畜牲,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處刀兵劫,更相殘害,惡心增盛,當受無量苦報之果,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多有財寶不能捨施,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父母、兄弟、妻子、下屬、眷屬、宗室不相愛念,是故生悲。

善男子!有智之人應觀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定樂如地獄苦,一切眾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時,作如是觀,是名為悲;若得道已是名「大悲菩薩」,有二: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故,是故在家應先修悲;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時中,一切施故,如是在家應先悲。若修悲已,當知是人能具足戒忍、進定、智慧。一切善法,悲為根本。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當知是人能壞惡業如須彌山,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多做少許善業,所獲果報如須彌山,是以當知一切善法,悲心第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是因緣故,先修悲,以斷迷苦為樂也。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