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年7月18日

第卅四回 關聖之前身‧春秋伍子胥

聖示:今夜, 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靈遊,探討《關皇》之前身。

   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時蓮台升空,但見東方彩霞紛紛綻放出光明,四周往返之仙人,進進出出,非常頻繁。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下降,等待停穩,師生步下蓮台,乍見眼前有一座小型建築物,而正門前方有一片湖泊,在湖面上有數對鴛鴦悠游其間,整個湖泊的周圍,種植不少柳樹及柏樹,亦有數棵樟樹,景色非常宜人。

   師生走進建築物,裡面擺設各式圖畫,顯得一股莊嚴肅穆之氣氛。當走到二樓,可以清楚看到整個外面景觀,師生便就地找了位置坐下。椅子乃是檀木所造,散發出陣陣檀香,令人精神提昇不少;桌子乃純金打造,放置茶果之器皿為水晶製造。師生共飲一壺好茶,共享新鮮水果,並且共賞湖光水影,觀賞飛鳥跳躍鳴歌,倍感舒暢不已。〉

菩薩:賢生啊!這裡的景緻如何?

邱生:天上的景色,真是世間難得一見。

菩薩:可想長住於此。

邱生:不但學生心想居住於此,應該還有不少人非常嚮往能到這裡來。

菩薩:那可要認真的「修身立德」才好。

邱生:如何「修身」?如何「立德」?

菩薩:「修身」很簡單,就是修養身、口、意。

邱生:身口意似乎不容易修持,導致好像人人之身口意皆不如一。

菩薩:其實,只要一日行三善,三年福德必昌旺。

邱生:一日之三善,該怎麼修持?

菩薩:每一日看見了他人之時,便誠心的問安、招呼,乃為口善;給人好臉色,是為身善;真心一句話,是為口善;思惟幫助他人,乃是意善;如此一來,每日都是行造三善,日積月累,福豈能不彰!

邱生:那麼又該如何「立德」?

菩薩:立德與日行三善,並非二件事,本為同一件事,因為真誠懇切的為他人著想及付出服務精神,持之久遠,德性自昭。

邱生:學生有一事請教菩薩。

菩薩:賢生有事,何不直言?

邱生:常聞《關皇》乃忠義精神卓越,但依學生淺見,應該不是單單一世之忠義就能有所境界可得。

菩薩:確實。忠義之人,並非單單僅行一世之忠義,就能得任何大的功勳及果位。以《關皇》而言,可是累積多生以來,世世秉持忠義精神而未退失,才有如今成就《玉皇》之境界。

邱生:《關皇》之前身,不知何等來歷?

菩薩:論起《關皇》之前身,乃是春秋時代吳國的一代忠臣:「伍子胥」也。

邱生:伍子胥這位戰神,學生有看過其故事,太過耿直,最後老來落得自殺之下場。

菩薩:自古以來,耿直之人確實沒幾個有好下場,但最後上天都各憑其生前之忠貞義魄,在天上安置逍遙之位以做報償,甚至於有些則從此不必再歷練於人間。

邱生:到底伍子胥之忠義何來?

菩薩:春秋時代楚國,伍子胥之父伍奢,從政於楚,在楚平王時,受小人陷害,奪走其父伍奢與兄伍尚性命,惟獨伍員〈即是:伍子胥〉逃亡國外,以致有過昭關憂愁過度於一夜白頭的奇蹟。

   後來,伍員來到吳國,跟隨公子光,獻策籌謀,扶持即位:吳王闔閭,並且秉持忠誠愛國、貞廉義勇之精神,為吳國成就天下。無奈的是吳王夫差繼位,伍員由於見多識廣,看到的是全面性國家成敗的關鍵,一心為國,雖然直心諫言,但是忠言逆耳,不被採納;小人則看到的是一個線串,順應君王的心意,顧及自己的私利,排擠忠貞之士。

   最可憐的是君王,通常僅看到某個點,也就是誰比較順著自己的意向行事,誰就是好的臣子,誰不斷持不同意見,誰就是壞臣子;伍員就是在那種沒有遠見的君王身邊做事,又因為身屬兩朝之大臣,在舊王時輔佐到新王成長,不料新王缺乏先王的識人之明,喜從諂言,最後才將國家葬送掉。

邱生:想不到伍子胥先賢能有忠心耿耿於前後二位君王而不退志,真令人欽敬!

   不過,歷代以來,常有老臣被後代新王給冷落或排除;即使現代的企業界亦如是,在富二代接班之後,亦不時有排除這種老員工、老幹部、老主管,而且逐漸予以裁除掉,同時不斷擴充屬於富二代自己的人手之情形。

菩薩:是的。不論政界或商界,都存在許多無奈之士,但不管自己面臨什麼樣的遭遇,忠義之精神皆不容懈怠與退怯。

邱生:學生明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是的。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