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 主著

人生遊記

      宣筆:邱原章 扶鸞

觀世音菩薩 降      103年10月18日

第十八回 三人行必有我師

菩薩:今夜, 吾帶領宣筆出遊。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二人步入蓮台,剎那之間,蓮台昇空,四方星光閃爍,彩霞萬丈,美不勝收。不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降落在一處廣場,在廣場上有三個年輕人,互相在談論事情,有說有笑,似乎快活而無憂無慮。〉

菩薩: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說,三人之行,常有值得我人學習或效法之處。

   無論是待人接物方面,或者是做事情之態度上,都有賴眾生認真觀察周遭的每一個人,尤其是言行舉止或待人接物之間,不乏有我人值得學習及效法的地方。

   雖然有時候眾生在談吐之間看似平常,但如能仔細觀察聆聽人在談吐上的應對態度與精神,便可發現原來我人還有跟不上別人的地方;若有深思,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從此吸收他人的優點和精神,若能應用於進退應對之中,必可為自己增長不少。

   既然有了這些增加出來的知識,進而予以融入日常生活上施行之,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便是已經轉化成為本身之智慧,任何人都奪不走。

邱生:原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啊!

菩薩:確實。人際相處之間,不可以己意為意,不可以固執己見,必須先看看別人怎麼做事、看看別人如何應對,從別人的應對上和本身之待人態度加以融合,進而成為本身加強之目標。

   正所謂:「體會領悟」,爾後便有獨特之心得,將心得轉成生活習慣,便能成長自我過往之不足處,彼此互相學習,互相成長,才能共創光明之未來。

邱生:〈在廣場上的某甲,不時的面露微笑,似乎沒有任何事令其感到不滿,縱使有人打球打偏了,擊中某甲,但見某甲拾起球之後,抖抖身子,仍然面露笑顏,然後將球拿給前來撿球之人,並輕聲的說:「小心注意,別傷了人!」只見對方連連道歉,有點羞愧的取回球。〉

   菩薩啊!如今的社會,若是被球打到,雖然對方並非故意,但能平常心看待的人,似乎已是極少數。

菩薩:眾生由於缺乏平常心,更缺乏同理心,因此,每逢小意外事件發生,並不懂得冷靜穩重的處理事情,於是紛爭之衍生,很多時候都是沒有必要的。

   至於肇事的一方,雖然理虧,亦經常忍受不住他人之辱言相向,而導致鬥毆情形層出不窮。原本只需忍他幾句辱言,便可無事,但是自尊心作祟之下,形成自認為「已經向你道歉了,你還想怎樣?」隨之不耐煩,口氣就不佳;對方一聽,心裡認為是你已錯在先,還敢對我大小聲,心裡愈想愈氣,耳中又聞聽不悅之音,不由火冒三丈,最後互罵,甚至互毆互打的情形便產生。

   是故,深願眾生學習某甲的修涵,凡事都能以平常心看待,事事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便能降伏內心之不悅,進而轉為慈悲之法喜,何樂而不為?

邱生:但看某乙走在路上,不斷的蹲下來,原來是在撿拾地上的小石子、小鐵片、小釘子及一些足以傷害到他人的丟棄物或尖銳物,走幾步就彎腰撿拾,置於隨身攜帶的袋子。

   三個人邊走邊撿在地上的丟棄物,而且還能輕鬆自在、談笑自如,真是不容易。

菩薩:普天之下,能隨手行造之善事乃有萬千種,像某乙便是從日常生活上之習慣落實,雖然也可以選擇快步離去,但某乙並不如此做,心想明明眼前就看到這些廢棄物,自己有幸看到了,可以避免受到傷害,如果不隨手撿起,那麼下一個人經過這裡,是否也能像我一樣事先就看到而免於傷害。基於慈憫之心,某乙深怕這些廢棄物傷害到其他人,因此沿路撿拾。

   雖然無法將所有地方的廢棄物都完全撿拾乾淨,但只要行經之處都予以撿拾掉,那麼就能替社會做不少事;並見這個隨手做的善行,令許多人遠離無意中被傷害的厄運,實功不可沒也。雖然施行各項義行,必須花費許多人的寶貴時間,但總是值得的,這些時間都是極有意義的。

邱生:世道上確實有不少默默行善者,盡心盡力替地方、為人群淨化一片土地,精神真是令人敬佩。

菩薩:確實俗世之間,總是有那麼些人肯默默的為社會付出,行諸善事,凡娑婆眾生理該效法才是。

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