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高真 主著

清靜真詮

      宣筆:邱原章 扶鸞

第九章 動者‧靜之基

開漳聖王 降       104年1月10日

詩曰:動舉如宜善德彰,為人處事和氣強;
靜思悟道有情覺,基礎深耕澤陰陽。

《太上清淨經》提及:「動者,靜之基」,修行之人,必須要超越一切的動、靜,才有辦法提升自己的心地,逐漸去符合「真靜」的境界,事事有其動靜,先決條件在於取得其動靜之平衡點。

凡事皆有其動,才有相對的靜存在,看到溪水不斷的流動,才知道原來溪是靜止不動的;如果水在流動,溪也隨著起動,那麼就不是流水,而是成為土石流,情況嚴重之時,將會損毀一切的,這種情況始稱之為:動靜不平衡,或是暴動的後遺症。

行道之人,若欲突破「動、靜」而尋得「真靜」的境界所在,就該依循《金剛經》所言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見動中取靜,才是真正的修行境界;這個真靜的境界超越一切,若能修得此一境界,始可在這寰宇之間,行走自如,只因為一切原來是那麼的寂靜安寧,於是一切處處皆呈現自在清靜之。

諸佛菩薩廣化眾生萬千,雖然每一日都在做度化眾生的事,卻一點也未曾居功,更不邀功;因為諸佛菩薩認為一切還須眾生自度,並非菩薩能度人。菩薩之所以能度化眾生,只是提供了一些修道的要領、行道的方法,為眾生提供一些利益人群的方式;此後獲得諸妙法之眾生,仍然必須各自從內心真誠的願意,共同遵守正法理諦,進而終身奉行,才能得度。是以,度化是動,不居功就是靜。

所謂:「萬法唯心」,此點「心」原本是寧靜的,只因為因應各種時段所產生之任何事,又為了做好該事件,就必須想出法子來做事,這便是真靜的簡略說明。


第十章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許飛瓊仙姑 降      104年1月14日

詩曰:人心好善慈德長。清淨思維智慧彰。

天地同觀修正道。歸根復命暢遊方。

《太上清淨經》提及「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人生在世,必須明白「清靜、動靜」的根本原理,進而使心神獲得清靜,唯有一一清靜,才能暢通天地之間無阻礙,才能在天地之間遊化自由自在。

眾生研究經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出可以使自己身心靈獲得清靜的法子,並且找出可以利益他人的方法,從中保持心神上的清靜;人們一旦擁有心神上之清靜,那麼加以身體力行,便能使一切處於自在中。

《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事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見中庸之道,才是清靜的根源,執其兩端都有過與不及之嫌,身心亦常因執其兩端而產生紛擾,如此豈有清靜的時候,唯有放下執識,方可獲得相對之安寧,祥和所在,無處不清安,無處不自由自在。

若是一個人的根源「心神」亂了,開始招搖撞騙、詐欺、擄掠、燒殺以為樂,那麼一個國家的政治就難以步上軌道,天下豈有不亂的道理。為了將心神之紛亂從內心掃除,應運產生出一系列的經律論,以及五大正教之妙法教義,從各教又衍生出諸多法門,此皆為了引導眾生陶冶心神,使之心神能得清靜無污染,隨後行走天下擁有一切吉祥。悟道之覺者,由於一心清靜,所以對於喜怒哀樂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平常心」看待世事之緣故,面對一切看似喜怒哀樂諸般種種的人事物變化,內心也就自在許多了。

「清靜」將可以從幼童身上觀察得到,雖然幼童偶而會因為某些行為舉止的脫序,進而遭受到父母之責罵甚至責打,經一陣哭泣之後,仍然對父母百般信任,對父母百般依賴,這便是清靜之本源。不清靜者,就像逐漸長大之子女,縱使本身有任何錯誤進而遭受父母之責難後,內心深處便開始產生不喜悅,甚至於慢慢就有疏離之行為產生。清靜與不清靜,簡單分別以令諸君容易有所了解也。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