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門修行次第論

 

目錄::::::::::封面內&一

著書玉旨::::::::::::二

子貢夫子  序::::::::::四

地母至尊  序::::::::::五

第一章  萌善::::::::::七

第二章  初善::::::::::九

第三章  悔善:::::::::十一

第四章  晉善:::::::::十三

第五章  正善:::::::::十五

第六章  真善:::::::::十七

第七章  戒萌:::::::::十九

第八章  初戒:::::::::廿一

第九章  晉戒:::::::::廿四

第十章  伸縮戒::::::::廿六 

第十一章  戒之光:::::::卅一

第十二章  真戒::::::::卅六

第十三章  初忍::::::::四十

第十四章  忍讓::::::::四二

第十五章  堅忍::::::::四五

第十六章  忍德::::::::四七

第十七章  忍風::::::::五十

第十八章  正忍::::::::五三

第十九章  精進:::::五七

第二十章  精進:::::五九

第廿一章  精進:::::六一

第廿二章  精進:::::六四

第廿三章  精進:::::六六

第廿四章  精進:::::六九

第廿五章  禪定:::::七一

第廿六章  禪定:::::七三

第廿七章  禪定:::::七六

第廿八章  禪定:::::七九

第廿九章  禪定:::::八十

第三十章  禪定:::::八三

第卅一章  智慧:::::八六

第卅二章  智慧【二】:::::八八

第卅三章  智慧【三】:::::九一

第卅四章  智慧【四】:::::九三

第卅五章  智慧【五】:::::九六

第卅六章  智慧【六】:::::九八

玄奘大師 跋::::::::一○一

濟公活佛 跋::::::::一○二

完書玉旨::::::::::一○三

 

鸞門修行次第論  著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九十五年八月五日

聖示:今夜恭接著書玉旨,命本道院太子元帥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可。  吾退!

欽差太上老君  降

詩曰:慈恩眷顧天心鑒。普化鸞音寶德彰。

      扭轉迷思明正教。神人示範慶深行。

聖示:喜哉!貴道院示導鸞門正法,教化普傳天音,深獲穹蒼鑒評為示範道場,今  吾奉詔頒佈著書玉旨而來。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統御萬靈,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無時不以蒼生為念。今查爾南贍部洲台疆懿敕寶德大道院,神人普化三曹,頗有建樹,在貴道院求修道子,更能依正法奉行,實為鸞門正教之道場,誠為正法之僧團,實可喜可慰也。但現今眾生,入道者眾,修道者少,雖有諸修行人存在,總是有甚多不明次第,根基不紮實,空想或妄求瞬間成道之心熾盛,導致成就亦寥寥無幾。

有鑒於此,乃賜旨一道,命貴道院再度著造五教聖典之修行次第。主著仙師:聘由儒門至聖先師孔夫子》《道門太上老君》《佛門釋迦牟尼佛三位聖真,輪流著造寶書。命由宣筆:邱生原章為主著正鸞。並題其顏曰:鸞門修行次第論。每逢星期三著造,直至書成為止。

在著書期間神人之用心,他日必能論功昇賞,絕不空費之。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歲次丙戌年七月十二日

 

子貢夫子  降                         九十五年八月十六日

詩曰:鸞門普化迷途覺。正法宏揚示範明。

      次第依循登彼岸。修行無我慧德耕。

鸞門為孔聖首創,敬為修身解惑之法門。

紅塵三教之學,雖有綱常之說,更有道德之理論,尚有立德之經傳。無奈是眾生我慢者眾,疑惑者多,巧遇明師則通常自不認識,未願親近明師正法,卻一窩蜂向道背離。身雖步入修行之門,然而末法眾生迷癡者多,愚昧者眾,掛名修道之子,實則內心虛妄、好高騖遠者,比比皆是。進道日淺,自認修學已高深莫測,未肯落實身體力行之修持,終日追尋感應以及諸不實際之事,造成家庭無法圓滿,工作常生變數。雖曾為過去生之公僕,乃至大仙、羅漢,若是現世不肯認清事實,最後徒自障礙菩提之根。造一種善有十數種心思,怎能不分次第,而妄自思想自身已經成就佛道,只怕是登天不成,沉淪有餘。

幸天垂洪恩,降著鸞門修行次第論,雖曰:鸞門修行,實則為五大正教之復性歸真、超生了死、通達彼岸之福音。修行之次第,譬如:人之修改習性,無法一夕成就,修行之人,從親近儒道釋三教正法之學,直至入門求修,不知須經過幾何光景?何況從初入門至有所覺知、有所悟徹,又須經過幾何光景?俗子妄求一夕間成佛,實不可得。

願本書之著,日後流通天下,能重新挽轉眾生的修行之錯誤觀念與思想。本書實為宏揚正法,挽迷黎之不二法門也。

子貢夫子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丙戌年七月二十二日

 

虛空地母至尊  降                九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詩曰:修身立德人欽敬。神鬼同歡衛道行。

      次第添基知戒律。鸞門淨土賴傳揚。

修身在於改脾氣、去毛病,世人有諸多塵俗、雜瑣俗物染著,形成身口意之垢病,故而修持佛道,乃藉以改善身口意之劣行,進而造作諸善功德,而後方能對外善盡自己本身之能力與才幹,加以利益眾生、利益萬民,始可立德於天下。

修行有其次第,無法一步登天,所謂:地基打的穩,樓房住的安。修行中人若是光修不練,縱使千經萬典熟讀遍閱,卻與成就絲毫不相干;修行若是不肯守五戒,行十善,又不能息滅貪、嗔、痴,雖然奉持諸經論,縱然口中勤唸諸佛名號,卻是喊破喉嚨亦枉然。口中所說的而身體不能力行,心中有不願意或心中有所思惟,但身體的行為卻不肯配合,只落空談

因此,鸞門淨土將帶領末法眾生,依循進入修行法門,使佛道之子能得啟開深藏心中之鎖鑰,並漸次掃除遮蔽之塵垢,並尋找被濁污久積而阻塞之清淨道路,令有心為善者不再惶恐,使知修行者不再迷惑疑慮,更使久歷修行仍滯礙者,不再茫然而止步不前。

本書鸞門修行次第論,即將為末法眾生開啟一道成就光明之門,凡事皆有其次第,絕不可能脫離學習與練習之程序,一種善便有數種心思,修行又豈能以一概全,次第改造便是一門重要佛學道理,三教皆遵之方針。譬如:孔門弟子三千,入門者不過幾希,餘者次第善導,始有所成。因此,修行次第必須明白深入,並落實在日常生活間,以促使成就隨身也。

虛空地母至尊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丙戌年七月三十日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九十五年八月三十日

第一章  萌善

修行之最終目的,在於成就菩提。然而在此菩提心萌發之前,卻必須先圖求格物,所謂:格除物欲而後始能致知,在格除物欲之前乃須先修行善,善事萬千種類,總分類有:身善、口善、意善。

眾生人人皆有其善心,所謂:人性本善,只因為世人從幼小孩童之時,直到年紀逐漸成長以來,時常置身於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之環境,因此感染貪、嗔、痴三種毒素,在無形中深深侵入意識中,蒙蔽了良知良能。

有些人無時無刻在尋找足以提供本身改造無明之方法與學習之場所,因此,鸞門便扮演著極其重要之角色,藉由諸天聖真,期期開沙著書立說,意在藉鸞書之普傳世間,讓更多有緣人在因緣巧合下,能得有機會接觸鸞書,進而從鸞書當中獲得來自於諸天的訊息與聖真之教導與心聲。期盼那些有緣人,得以啟開蔽塞已久的善良本性,讓眾生之良知、良能,逐漸展開來。

然而有許多人並非容易開啟善良之本能,有許多人對於鸞書中聖真之婉言相勸,明明知道,但是一直無法付諸實踐在生活上,甚至於有些人更將諸天聖真之苦口婆心,認為對其現實生活幫助不了,而不免有嘮叨言語,形成一種抱怨不平。如此之輩,怎知因緣果報之錯綜複雜,正應驗剪不斷,理還亂

稍有省思之人,仍能偶而發心輸誠造作助印善書之功行,雖然是偶發性之善功德,尚堪稱善慧已初有啟蒙,只要再假以時日,便可再度增進。

另外,有些人對於佈施在助印善書之上,總是認為鸞書已經太過於普遍,而不願助印鸞書。現今尚可藉由電子媒體之電腦,透過網站,獲得無比珍貴之鸞書閱讀,既方便又不至於將來因為書本之氾濫而造成困擾。但在此方便之背後,亦須經過許多人員之整理編排,始能有所章節,在電子書籍之背後,亦須付出諸多心力與經費。因此,偶而量力發心輸誠參贊電子圖書館之管理經費,尚屬初善慧之萌芽。

勉勵有緣修行者,能普行善德,弘揚於天下,同參代天宣化之榮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五年九月六日

第二章  初善

眾生從慳吝漸而能開始偶而施些小善之行為,隨行善之造作,讓心中產生一股自然並且輸誠佈施之原動力。雖然善根已然啟萌,但總是在人、我之比較上,自然是以個人之私我為中心,而所有發心造作之善行為,全部都是為衡量過自我所需,而後方肯做少量、微量的佈施,尤其不肯積極造善,使其餘可供行善的功德泉源,無意中卻等待著另一個無明來索取,眾生乃迷糊不知也。總是認為無論如何,我也是已經為自身種植了許多未來的福德因緣。

在過去有著一位農夫,專靠種植稻米以維持生計,原本僅是累積銀兩的守財奴,因此購置土地多筆達到可觀的景況,就連本身已經病得很嚴重了,亦不捨花費分文延醫診治。直到有一天,自認為身體的病已經沒救了,於是要求家人帶著他病弱的身軀,遊逛街道。因為早年為了事業,根本無心欣賞街頭的景觀,於是家人基於親情,乃耐心的推著守財奴,一路清閒的遊逛市集街道,守財奴在看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繁華氣象。又見到街道旁,有一位極其潦倒的中年壯漢正在行乞,來往的每一個人本來想要施捨潦倒壯漢,但是個個望了望乞者的臉後,原本想要施予銀兩,立即又打退堂鼓,轉身就走,連分文亦不肯施予。守財奴見此現象,不由好奇的問乞者,道:怎麼回事!眾人原本要佈施給你的,怎麼看到你的真面目後,又急於走人,其中究竟有何原故?

乞者乃詳實地告訴守財奴:很久以前,我乃是一個家財萬貫的小開,因為自顧享樂,每每見有人行乞,乃避之唯恐不及,並且辱言相向;連同親友為了農作物的播種,前來登門求助,皆被我以自用都有所不足,何來相助之餘力?然後予以辱言打發。後來家中遭竊,令財產損失大半現銀;後來又遭逢火災燒掉重要的地契,導致本身無任何權利與他人爭取財產,又因心情低落而終日飲酒,喝到身體多病纏身,又無謀生技術,於是靠行乞維持生活,使自己不致於過度飢餓;有時亦是三餐不繼,痛苦萬分。現在只有從前不曾認識過我的人,才肯施予。真是悲哀啊!

守財奴聞言至此,冷靜的思考了一會兒,頓時善慧初開,心想此人過去是富豪,僅因一生慳吝,遭逢家變;若我未來世當中若亦如此不就更慘嗎?於是發心要月月施行善舉,但僅是微不足道的施予,卻總是能夠稟持初衷,在尚活著的日子裡從未中斷過。

這位守財奴,乃在未來世投生在小康家庭,過著事業貴人常顯相助的生活,但僅止於生活有餘,且所餘無多。

因此,行善佈施並不會讓眾生白白佈施,一切善果仍將自獲,佈施少,乃獲少善果,佈施多,則獲大善報,因果絲毫不昧也。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五年九月十三日

第三章  悔善

行善為廣結善緣的妙方,更為積累福田之不二法門。

有心行善,便要有一顆真誠喜捨的心,絕不可在事後心生反悔之念頭。

眾生因為愚迷,常昧於種種因素而對已經造作過正確的事情,心生懊惱,從此無法安穩;只因為幫助了與自己及與家族不相干的人,產生不捨的心念,有心行善又何須掛意所幫助的人,是親人或是陌生人呢?

無知的眾生在行善方面,通常在等待並期盼著,本身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應,一旦在造作善舉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卻未能感受到心裡想要的感應,便開始懷疑我造作的善事,有沒有得到效果?什麼時候能夠獲得感應?開始會起抱怨心,並且怨天尤人;卻不知道自己業障深重,僅憑藉微許小善功德,又怎麼能夠抵償業累而得到感應呢?因此,行持善功德,常會心生悔意;其功行本就微薄,又因心生後悔懊惱,乃減去其功德力;雖然一生都有在造善行為,也不能說是有大功德,但因心有悔惱,自然而然落於不真誠。

又有些人喜歡追求神通感應或美好的理諦,但卻未能觀察其所護持造作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的道場之內部人員及主事者,是否真心在辦道以及弘法利生?雖然將善款佈施於道場,本意是想助道以弘法利生,無奈道場中人未能善用大眾之善款或私自花用,如此則雖然道場有在弘法利生,但亦有其不善之處,致使佈施者未能獲得完整的真實利益之迴向。有朝一日得知內情,屆時方才懊惱,又有何用?待真正歸入正道而想要行持之時,無奈是在先前因無知而護持邪師及不正之道場,累積多時的共業,正將要開始起作用,至此又能怨得了誰?世人當珍惜身邊辛苦所賺的財物,護持道場或法師,必須先行明白其道場與法師是否以正念在辦道與弘法?

當知正命道場多如雲,但正念道場卻有待觀察;若能佈施給奉行正法、行正念、行正道之道場,雖未領有正命辦道,對其護持之,亦能獲得不可思議之利益功德;若是僅護持有天命道場而不謹慎詳查是否為正念道場之所在,則一切造作,將如落大海之石,一去不復返。

勉眾生審思、領悟而慎行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五年九月二十日

第四章  晉善

眾生乃是無極原靈子降生凡塵,雖然久受貪、嗔、痴三毒之感染,又受色、受、想、行、識五蘊之習染,但造惡者多、行善者少。

在每一個眾生心中內在深處,畢竟尚深藏著一絲善的純真本性,而已經萌發慈愍眾生苦難的人,必定肯行善施捨錢財、醫藥、飲食、臥具、衣服等物,來濟助苦難眾生。因種植慈悲的善因,觀見每一個苦難貧困、痛苦無助的眾生,因為某些人的輸誠發心所佈施之一切資糧,所謂:飢餓施米食、缺衣濟衣服、疾病施醫藥、無助佈溫暖,因為發心造作諸善,令一切眾生得離苦,菩薩見眾生離苦難,則心生法喜。思憶之,我之小施的善行,便得以令貧困者緩和煩惱,令飢寒苦難眾生獲得一時之離苦得樂,若我再增進施予,則苦難眾生能有更多人獲此利樂,減少處於憂愁悲哀的痛苦之中。

心念至此,不由觸動世人增進佈施行善之心,為的是讓更多苦難眾生能接受援助,可免於在飢荒當中而無依無援,因此能造作更多的善舉,進行佈施濟助貧困之眾生;乃至供養三寶,使三寶德力普行在世間,能夠廣度群迷,普啟民智,而使眾生彰顯善慧根性,能知修行,積極造作佛道之福德因緣。努力於擺脫邊地下生與貧困、劫難、飢餓及諸不俱足的缺憾,而逐漸能因為修身立德,來增進富饒使一切資糧不虞匱乏。

觀照至此,乃更發心輸誠普行諸眾,更精勤不懈,在能力所及範圍內佈施三寶,令三寶正法能千秋永繼,使眾生永遠在佛道福德之普照下,能逢機緣修身立德,令法華流傳而利樂廣大蒼生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五章  正善

世間上之行善,是為了使正法能弘揚,並且能普遍利益世人,廣度有緣眾生。但行善卻分有正善邪善,在邪善方面又分為自心邪意所施之善行為,另外是供養邪師。

自心邪意而言,乃是取不義財來做行善行為,諸如:偷盜謀奪他人之錢財、田宅,或是假公來濟私,皆屬於不義施、不義財,雖曰:造善,實是罪孽難斷絕。另一種自心邪意,乃是表面上以造善事,然其真實心意在於謀求權勢,或是從中獲得富貴利益,或是姻緣,乃至於求取人間顯要地位或各種名位;此等造作出來的善事,便是俗稱邪善

另外一種邪善,則是供養邪師,明知法師心術不正,或是經常盜用三寶財物,乃至邪淫心重及色欲心熾盛,而且是慾心倍於常人之份,或有法理偏頗,言論不符合正法,供養此等人,便是為供養邪師。若已分明知情法師的偏差行為,仍予以供養,便是養虎為患,不但無法造福人群,並且禍害人間,非但無功,反而積累共業。若是供養邪師來求取邪法、邪術相助,並以邪術害人,欲使自己隨心所欲,不但無所功德,反而是積孽且深耕罪業,他日阿鼻地獄中恐難得出期。

是故,君子以修身為本,立德為輔,行正思,雖小行善事,亦求正法能普傳弘揚。雖然供養上師,乃不以何種法門來分別供養之心,並且不因為名相而有分別不同之供養,秉持僅願正法得以恆久流傳之心,僅願良師無憂慮,正法普遍利益世間,使正法薰陶更多眾生,藉以導迷向覺,進一步使眾生人人知佈施、能行善,使人間處處充滿溫馨,使人人知造福田,並且積累德澤在世間。如此則人人互利互益,法輪因而能常轉,是故正善弘揚、正法普傳,樂土則在目前也。雖然人天相差十萬八千里,亦是不感覺遙遠也。

修持正善之人,逢人家學子無力繼續就讀或升學,則發慈悲喜捨的心量去供給他人讀書,使彼等無憂慮。遇他人疾病而無力延醫者,乃佈施助之醫藥,使之不虞匱乏,讓病情得以穩定而康復。逢人家庭變異,欲轉賣妻子、兒女,而藉以安穩家計者,若能勸阻,並喜捨而令他人家庭祥和者,乃至提供田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物,使無依無靠者能獲得安穩,進一步培養勤奮心。

凡此種種,不僅僅是修正善,並且是行正法也。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五年十月四日

第六章  真善

善行分有:下善、中善、上善、偽善、正善,此皆以廣行善事為前題的。至於真善,則未必能全以造善行為來分辨是否在做善事;真心行善之人,縱使是殺人,亦是在行道;諸佛菩薩皆勸化世人要戒殺嗎?為何在本章反倒是說殺人亦可以行善道?

眾所周知,國防乃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屏障,戰士為了保障自己置身所在的國家領土,不被外來強權所侵犯,於是國家在每一個較邊防處多設立有軍隊,守於邊疆各處;一旦遇有外族侵犯國土時,把守在邊關的將士們,若是以修行宗教有戒殺條文,連悍衛國土都以慈悲敵人來做準則,此時必然會使外族入侵,自己則是揹負著不忠、不義的罪名。若是因為國土被入侵,而造成百姓被侮辱、欺壓、殘殺,恐怕不仁之重大罪過,尚要加上數筆。

在面對暴戾殺人犯或重大累犯之時,若是認為一定要用愛來改變這種人,又造成他人之傷害,亦是造孽。然而菩薩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正念,若是殺掉一個十惡不赦之人,能解救千人之性命,則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其功德乃是不可思議的。

但本章所言真善,在於眾生對於一切大小善事,或多或少都能造作些,並且希望有心人在付出每一筆善心之錢財時,必定要謹慎觀察每一個道場,將善款使用的動向與其人事作風等,皆力求將每一分善心都用於充滿正道及弘法利生之處;有了正確護持正法、正教的觀念與行為後,乃能邁向正知、正見的路途,對於所付出之善心,只求能讓正道、正法恆久流傳;但求法輪之運轉,能讓更多有緣人啟開善慧,增長法緣,並親近正法而修身養性,藉以改脾氣、去毛病,落實成為真實人生。

在護持正法的同時,本身並不妄求能得到任何程度之回報,亦不妄求能夠獲得任何感應,只希望讓更多的有緣人得以導迷向覺,使人人菩提再現,讓人間再增一分祥和,再進一層綱紀也。

真修善之人,必是不住相佈施,凡做過的每一件善行,皆不留其痕跡,亦不認為本身有做過什麼善事,一切造作皆看成是舉手之勞而已;因此能更持平常心來勤佈施,藉以廣結善緣,而不認為自己曾經有造作過什麼善事,亦因此等無欲求之心念,使一切善的造作天庫陰福才會只增而不減,乃稱之為善男子、善女人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五年十月十一日

第七章  戒萌

眾生通常在行持修善功德之際,有很多機緣接觸善知識或者有緣人,對於修行有基本的概念者,有時是透過書本乃至媒體來得知要受持戒律。戒德分門別類,但是普遍以五戒: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酗酒,做為人生根本大戒之準則。

戒妄語方面,分為:惡口、兩舌、妄言、綺語。

戒殺生方面,分為:不吃親眼觀看到動物遭受殺害之肉品、不吃耳朵聽聞到動物被殺時的慘叫哀嚎聲、家中養大的動物不殺來食、不食親手所殺害之動物的肉品、不食專門為我所殺害的動物之肉品。無論是何種戒條上之觸犯,皆有損德行,並且有障修道,又礙人生運途;將會使世人在生活上逐漸形成種種困境,在人際關係上,將會產生各項風波,讓自己來困擾。

欲受持諸戒條,若因為本身職業關係、生活條件與生活環境,而無法完全持守五戒,若是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持守一種以上戒條,初開始時雖然無法長期受持戒律,乃可讓自己在五戒律條上逐漸減少造犯,亦是一種的持戒;直到讓受持的戒條完全不再造犯,再受持其它戒條。雖然在戒除的時間上,會比較久,但仍屬於持戒的用功。

例如:本身在接觸到真理正法以前,便已在從事屠宰行業,此時本身又是年紀老邁且衰弱,當然是無法立即將本身行業斷除,那麼便先朝其餘四種戒來受持,倒也是一種精進;然後,再積極安排改行,以斷除殺生行業。

屠宰在正當行業之中,何以說是非正業?因為是殺生行業,不但會累積生靈的怨戾,亦會在未來的時日之中形成業愆。在接觸並且已經聞知正法理諦之後,初開始時,對於因緣果報尚處於一知半解當中,欲要求快速斷除賴以維生的事業,乃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漫長的輪迴歲月之中,乃有因果業緣之關。是故,接觸到真理正法以後,應積極斷除,以免更加深植惡緣。然後由非正業轉行,從事正業工作,遠離殺生之事業,既可避免未來遭受刀兵之劫厄,在人際間亦可減少鬥亂、紛爭、怨戾,始得人際關係倍增祥和,讓世間更獲光明,更臻和諧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五年十月十八日

第八章  初戒

修行之人,在於改脾氣、去毛病,因此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做人的道理,再自我調整或改善,以實踐趨向完美做人的人道

眾生在生活上,難免會因為某些細故而造作一些違犯戒條之事,有時是在未謹慎當中而誤觸戒條,有時是在情不自禁當中觸犯戒條,但大部份時間,都能生活在守持戒律並且在嚴謹受持當中。

修行的初階時期,往往在受持戒條方面,會產生有些無法適應的現象,因而在修持的戒律中,會有選擇性的奉行。有人長期生活在葷食的家庭,欲立即讓初修行人馬上斷除葷食,即刻進行素食,乃是不可能的;與其入道修行必須立即遵守戒條而束縛住,造成初修者在生活上產生諸多不方便與煩惱、痛苦,不妨順其自然而漸進式守持戒律;因為修行是心靈層次的昇華,是自然中受持諸戒而輕鬆又自在的過生活,持戒是絲毫沒有痛苦與束縛的。

因此,鸞門對於葷食在初修行階段的修道子而言,首先要求禁食牛、犬二類,因為喜食牛、犬之肉,容易招致有牢獄之星。在另一個層面來說,是農業社會賴以耕種之重要生財伙伴,而乃是人類最忠貞的朋友,顧家、防盜之最佳良伴,此二類動物都深含著忠、義之精神;是故,鸞門在戒律上,方便初修行者,不造成居家困擾,因此制定禁食牛、犬之肉;又關聖帝君首創鸞門,乃因忠義精神以及正氣凜然而成道,為尊崇忠義,因此慈憫推及於守忠義的牛、犬。

一方面,由於素食雖然此時已是很方便,有時候卻有遍尋不著的現象,一部份素食館若不是離眾生居家太遠,便是其本身有宗教因素而常休館,讓初學素食者,較會產生困擾。另一方面,針對一個長期吃肉食者,突然要其在短暫期間而迅速斷除肉食之習,會產生困擾;若是能漸進式的斷除肉食,便不會造成困擾。

至於,在口業部份的修持不犯戒律,若是一個初進道門者,由於平時已經習慣說話大聲,乃至於對人大呼小叫,甚至是喜歡說些對別人辱罵的話,要其立即斷除不造犯口業,也是不可能的;雖然是不可能,卻亦必須有些限制之自我要求。首先,在道場內外不得喧嘩,並盡量不要說話,來防止造口業。其次,在家中神廳、灶廚等處,亦不可有粗魯言語或惡毒言語。另外,在公共場所裡或其餘的地方,只要不會造成第二人的情緒影響,則較無所謂。

修行是將此身軀做一生的行持正道生活,因此不急於妄斷諸煩惱,但要以漸進式,讓自己習慣在修行的生活上比較能適應,受持戒律也比較長久遠。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九章  晉戒

善男子、善女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往往在歷經五淨肉之後的一段時間,便能開始進行肉邊菜,雖然在蔬菜裡有夾雜著肉絲或肉片乃至於肉塊一起烹調,才能產生一道美味可口的佳餚。為了不因為宗教修行的持素,而造成修行者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諧,甚至因素食而產生紛擾,以及讓家眷產生誹謗素食之口業,因此在肉味鮮美的當下,盡量夾取青菜來食用,乃是一項無法避免的現象。

修行者有時會因為出門在外圖求方便,在素食館難以尋覓之情形下,乃可於一般之餐館中,挑取屬於蔬菜部份的食物來充飢,亦是屬於精進持戒之不二法門。

戒律細分可謂綿長,正如:一個人從小時候便喜歡說些謊言來欺騙他人,這樣的一個人,若是在接觸正法薰陶之後,能夠懺悔,並且不再說出對別人具有傷害性的謊言來欺騙他人;雖然仍然尚存在愛說謊之習慣,因為不再造成對他人的身心傷害,仍屬於持戒的精進當中。

譬如:經商,自古明言:無奸不成商,但商有商道,貨通南北,物暢其流,名曰:通商。商者從中扣掉車馬運輸等與人員花費必須開支的成本,所剩餘的即為利潤;修行者在經商當中,務求童叟無欺,並於物品之價格上,盡量方便老弱孤寡,對於富裕者,當然可依情況調整物價,但勿過於無理性,仍屬於持戒之精進當中。

一個本性喜好妒嫉他人的人,面對所有能力比自己高的人,或是比自己更受眾人歡迎與賞識者,通常會心起妒火,並從心裡對此能人產生不佳之念頭;若能反省自我之能力不足,並且能反省自我之平時不善於廣結善緣,如今未獲眾人讚賞,乃是正常的事。憶念至此,乃能予以改善好妒嫉的性情;雖然有時也會對於能力不及於自己的而又受眾人歡迎者,產生妒嫉心,因為已經不再妒嫉比自己高能力水準者,乃屬於持戒精進當中。

戒律在於普遍推動善良風氣,並且不讓無知的眾生在平時造下謗詆之口業與爭議;因此,有戒律之受持,又以基本五戒為必持重點;而且世間一切災劫禍端,無不是與五種戒條相關連。是故,五戒謹守奉持,才能將一切災禍減輕,乃至於降伏,願行者能悟而行之。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五年十一月一日

第十章  伸縮戒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孔夫子聖安!

孔聖:賢生無須多禮!速隨  吾前來。

邱生:師生二人,走進一輛馬車,在馬車旁有許多位儒士打扮者,個個清俊英挺,真是不愧文風凜然。坐穩後,隨即大隊人馬直奔向前,一路上浩浩蕩蕩,是蘆笙音響美妙動人心弦,在馬車外經過一陣陣的雲海,美麗景緻,非是三言兩語所能形容。

孔聖:邱生啊!可知今夜為何帶爾出遊乎?

邱生:學生深感智鈍慧暝,還請夫子開開學生智慧?

孔聖:可知在世間上,有何物能夠伸縮用乎?

邱生:這個簡單,學生知道。在陽世間有一種棍子,可以伸縮,目前是給警察、警衛使用,稱為警棍,更有一種是可以發出電的電擊棒

孔聖:不錯。但還有另外一種可以伸縮的。

邱生:喔!我知道,伸縮劍用來練習劍術,方便隨身攜帶,學生就有一把,如有需要,學生可以呈上。

孔聖:呈上伸縮劍,我倒是用不上,但還有沒有其它可以伸縮的呢?

邱生:我知道有一種伸縮刀,專門用來做苦肉計的,被別人刺幾刀都不會出事,還能製造出被謀害之效果,通常用於戲劇之中。

孔聖:賢生倒是瞭解的蠻多的嘛!但是今夜所要說的是可以伸縮。

邱生:能有伸縮的嗎?

孔聖:當然亦能有伸縮之時,並且分有兩種不同之層次及不同之意義存在。

邱生:喔!有哪些不同的意義呢?

孔聖:有一種是變通性的,另外一種是散漫性的。

邱生:若是如此,那又要如何去分別變通性或散漫性的伸縮戒呢?

孔聖:不妨看看外頭,再說說感覺。

邱生:探頭往車外觀看,忽然眼前呈現一幕幕景象。文革時期,有一群身帶紅布的青年男女,正在逼迫一些清修的各宗脈精修之乾坤二眾還俗,而有些不肯聽從的,乃被活活打死,有些人是被亂棍打死,有些人是被槍彈打死的,死狀慘不忍睹。此時靈神全都被各洞天福地西方之蓮台接引而去。

另外,有人正在逼迫勤持素齋之修行者吃肉,亦有少數清修之乾坤二眾,不得已之下,聽從命令吃下肉品。隱約可以聽到從心裡發出聲音:我還年輕,日子尚多,為了一個毫無目的的信仰。瘋子!不吃會死人,何必跟自己過不去。此時在其下方,乃有地府文判官正在逐筆記載心識的反映,又在其人之上方,更有遊神記錄於過簿裡。

此外,更有人正在逼迫清修男眾,必須與清修女眾進行發生性關係;竟然有清修男眾,先行向清修女眾作揖,然後依照眾人的要求對清修女眾拉扯衣物,並發生性關係。隱約之間,可以聽到清修男眾從心裡發出的聲音:同門師兄弟已死去過半,我若堅持戒律而被處死,我的身軀若是就此死去,倒也無所謂;但這令眾生超生了死的法華,這能使眾生超凡入聖的真諦,就將隨我身體死去而消失無蹤。我今不妨將計就計,先圖性命的保全,再暗地裡引度賢良,使三教真理能永續流傳,使眾生能徹悟人生之生死大事。此時,但見在其人上方乃有監察神,正詳細的在記錄其發生過程。

夫子啊!依學生看來,後面兩位清修男眾的戒律守得都很伸縮

孔聖:觀察很入微,但是何者是屬於變通性的?何者又是屬於散漫性的呢?

邱生:若是論及變通性、散漫性,學生依據諸位恩師之指導及教誨,乃有所淺見。第三者侵犯清修女眾的清修男眾,是屬於變通性的戒律;而第二個清修男眾吃肉,是屬於散漫性的戒律

孔聖:分析得很好!第二者清修男眾,因為私心的作用,只為了自己要活命,而在遭逢到他人的威迫下,輕易的就犯造戒律,乃稱為散漫性的伸縮戒

第三者清修男眾,同樣是面臨他人的威迫情況下而犯造戒律,因其出發點在於使正法能繼續流傳而利益眾生,使眾生能明白超生了死之真諦,並保留足以讓眾生超凡入聖之法理,而藉機再將法義弘揚出來,故稱之為變通性的伸縮戒;亦是最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產生的變通性。

邱生:於的方面,第三者清修男眾,是屬於變通性的;但是於,卻是犯了淫戒,並且有清修女眾被侵犯,又要如何解決?

孔聖:因為此種情形是發生在非常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所產生的犯造淫業,因此便不記錄此人有犯造淫戒。但是在真實面上,已經造成他人身體實質上受到侵犯,若是當事人深明大義,不予計較此事,則可兩無礙難;雖然是出於無奈情況下所犯造,因為是論事,故必須負起照顧之責任加以善後,雙雙從此負起暗渡賢良之使命,才是變通犯戒的原意所在;若無,則將各負因果也。時候不早了,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孔聖:可。  吾回!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五年十一月八日

第十一章  戒之光

聖示:今夜帶領正鸞宣筆:邱生原章遊訪。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老君聖安!

老君:賢生免禮!速靜心寧神。

邱生:瞬間蓮台升空,七彩祥雲環繞,四處星光閃耀,而下方卻是一片烏雲密佈,但在那烏雲之間,偶然現出五色光源,有時光源與烏雲切割成光團一束,有時又消失無蹤,有時五色光源又分佈於各處,有時卻又集中成一區域。

不知為何有此特別現象產生?

老君:賢生啊!是否正在為這烏雲間的五色光源所困惑著呢?

邱生:回稟老君!學生確實是為這烏雲間所呈現出的五色光源及巧妙變化,有所不解。還請老君慈悲賜教,以解學生迷津。

老君:既然有疑,賢生細聽!這片烏雲密佈,乃是眾生時常造下違戒犯律而顯現之現象;而呈現五色光源,則是眾生受持戒律所呈現的現象。

邱生:原來如此。五色彩光,竟然是受持戒律的表現反應;但是又為何有時五色光源會在一時間出現時,卻又會消失無蹤?

老君:關於這個問題,不妨自己觀察看看,集中精神向光源處望去。

邱生:邱生將精神集中,只見有許多光點,變化無窮。並無什麼特別之處呀?

老君:這樣啊!  吾有聚靈丹、通眼丸,先拿去服用。

邱生:邱生接過靈丹,立即吞服,有些噎住了。

老君:此有清心茶,賢生速飲用之。

邱生:邱生接過清心茶,飲用後,稍過片刻,只見五色光處逐漸呈現出一位坤道的年輕小姐,原來是在受持口戒,並且非常精勤的在誦唸經典、佛菩薩聖號,有此精進之心,又肯付出行動,實在令人感佩。

另外有一道五色光源,乃呈現出一位乾道,其身後乃背著一個大算盤,不知在做些什麼?只見中年男子經過一處擺設有骰子的攤販,但見男子雙眼注視著骰子,此時五色光乃剎時增強而旺,不久他便離開攤販。

又有一位亦是有著五色光源的乾道少年,同樣的背著算盤,此男子倒是沒有特別注視骰子,但是卻看著贈品有兔子、小鳥、迷你鼠、……等;只見少年男子順手拿起骰子,剎時身後的算盤乃自動在撥算,同時五色光也逐漸減弱。

另外有一道五色光源非常強又大,呈現出一個道場中,有著乾坤不少之修行者正在讀經,每個人的五色光中頻頻閃著金色光芒。

原來受持戒律有著無比殊榮,但不知為何五色光會隨著個人的造作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現象?

老君:賢生啊!五色光乃是眾生具有的現象,能受持戒律,五色光便愈光彩,並且有破除黑暗之妙。另外,只要觀察眾生的五色光之強弱,便能知悉其人受持戒律的深淺程度,絲毫隱瞞不了的。

邱生:那麼!現在出現有一道非常細小又微弱的五色光,又是怎麼回事?

老君:五色光細小且微,代表此人有在受持某些戒律,但有些戒律則因種種因素而未能受持。賢生!繼續觀察看看吧!

邱生:邱生朝細小的五色光望去,偶然可見五色光中繞著粉紅色光條,但時隱時現,只見青年之雙眼正在專注著前方,而粉紅色光條乃呈現強烈。

原來在其前方正好有一位妙齡女子,身著低胸的衣服及短裙,而這青年之雙眼乃朝女子身體上下專注;待女子走開後,五色光上的粉紅色光條又消失了。

另外有一道細小的五色光,亦是一位乾道,剛從素食館吃飽出來,騎車路過一些所謂:商業茶坊,便放慢速度,頭朝店內望去,此時五色光便呈現出有粉紅色光條,剎時又消失,剎時又出現;隨著男子的車子速度放慢,粉紅色光條便急速閃爍,直到男子停車,步入茶坊;約許久該男子出來,五色光上已被粉紅色光條緊緊繞住,遲遲無法消失。不知是何原因?

老君:賢生啊!是否有所體會些?

邱生:老君啊!學生尚有不解,為何五色光會被粉紅色光條所圍繞著又無法消失?

老君:自古以來,對於粉紅色,便有桃花之稱。有時則屬色情,而紅色乃主正常感情,呈現出粉紅色光條是為異常現象,較有色情產生。賢生當知五色光被粉紅色光條所圍繞,乃是此人已犯造色戒也。

邱生:既然男子犯造色戒,那麼為何尚有五色光存在呢?

老君:五色光是受持戒律的反應現象,因為其人僅乃受持某種戒律,故五色光細小,但不能因為其有犯色情,便說其未持戒,只是所受持的層面大小及深淺而已。

邱生:換句話說,一個人在進入修行之門後,因為以前的習氣,有某方面的改善,因為尚無法完全清淨身心,所以常會有造犯戒律的事。

老君:正是。但是受持戒律亦須能持恆,並且要逐漸漸進的來達到基本五戒,因為基本五戒乃為人生的根本大戒,因此應盡量趁早達成完全受持。初修者則應以受持一種以上戒律,再逐漸增進,從原本的受持戒律一日進步到三日、一週、二週,而達受持一月、二月,然後達到一年、二年,如此五戒乃有希望在有生之年獲得全數精進也。

邱生:戒律逐漸精進受持,是否如彌勒法門所云:煩惱不急妄斷

老君:正是。不急妄斷,因受戒後又犯戒,乃是一種矛盾,也是一種煎熬;而戒律是自發性的,並非被動性的,戒律受持若非出自於內心的秉持,則將會常面臨掙扎;若是出於內心,則時刻皆能自在也。時候不早,應該回道院了。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老君聖駕!

老君:可。  吾回!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十二章  真戒

釋尊:今夜帶領正鸞宣筆:邱生原章遊訪。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如來聖安!

釋尊:賢德免禮!速上蓮台。

邱生:步上蓮台,頓時直線升空,眼前一片光明,只見往來仙佛忙忙碌碌,進出在天地之間。一會兒,來到了一座山頭,置身在潮音洞,乃步下蓮台,由釋尊引領。

釋尊:賢德啊!來到此地,有何感想否?

邱生:學生智鈍,置身於此,乃嘆高處不勝寒,面對如此美妙景緻,乃嘆無緣常住。

釋尊:那麼!若是有緣,是否願意隱居於此呢?

邱生:回稟恩師!他日若逢因緣際會,能得到此,也許學生乃願深居於此;但是若無良師在此指導,便要興嘆福慧不俱足。假使真在此深居,一旦飢病乏人問津,恐怕也不是件好事。假若有此一日,尚望釋尊垂恩,讓學生能鑿壁得甘霖,挖地獲米糧

釋尊:想的倒是很周全。若是真有那麼一天,  吾准爾今日所望。閒話不談,仔細觀看洞內變化!

邱生:學生看了很久,也很仔細,洞裡面一片黑漆漆,伸手不見五指。

釋尊:雙眼直視,注望於  吾!

邱生:邱生抬頭直視如來佛眼,但見佛身放大光明,佛眼直望俗眼,而在佛眼左右各一道光芒射向俗眼,唯能坦然接受光明之照射。一會兒,從佛玄關處亦放大光明,直射俗體玄關,頓時五氣朝元,佛手摩凡手,告曰:清心淨慮•復性真如

釋尊:現在,再專心向潮音洞內觀照!

邱生:專注潮音洞內,剎時於洞內呈現出一幕幕景象,有一位男士手持唸珠,口中唸唸有詞,感覺上似乎有氣無力。乃有善心人士欲給他飯吃,其人在飯中盡挑些未摻雜肉汁的部份吃,整碗飯雖然多,但真正能提供給他吃的,亦只不到二口的量罷了;其他有摻雜肉片、肉汁的部份,乃送給其他人食用。自己看起來,卻很悠哉;吃完飯,便看起書來,真是奇怪的人。

釋尊:賢德!是否覺得此人很怪異?

邱生:對啊!怎麼有人不將飯吃完,自己明明餓肚子,卻將飯又送給他人食用了。

釋尊:一個戒律守得嚴的人,對於吃,只要有犯殺眾生身而活自身命之事,決對不願意做,這是真正落實戒殺的精神。

邱生:又呈現一幕景象,有一位非常貧困的女生,又病又餓,並且連燒水的器具都沒有。突然有路人掉了一包錢,為數還不少,只見女生撿起錢包,一直喊叫,因為有氣無力,沒有人能聽到她在呼喚。可憐窮女子並未因此佔為己有,反而欲送交官廳。不幸途中因病亡故,乃受福神引領步上金橋而去。

釋尊:修持戒律,憂道不憂貧,雖然窮,要窮得有骨氣、有道義,雖死也不可變志。

邱生:又呈現出一幕景象,有一位男士過著富裕生活,身旁常包圍著一些妙齡女郎,甚至有些少女主動表示愛慕之心,不計較名份,僅願能常陪伴在身旁。但見男士心靜如水,並且對身旁的女子,宣說四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然後送些錢給身旁的女子,要她們好好工作,並學些才藝,來讓自己提昇氣質與智慧。

釋尊:真正有落實戒律的人,是不會仗勢欺人,並且會避免造犯削福的色戒;此為末法修持者,必須加強受持的戒律。

邱生:聽聞如來一席話,令學生茅塞頓開,感恩之至。

釋尊:願世間人皆能有所體會,並落實在生活上。時候也不早了,應該回道院了。

道院已到,賢德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如來佛駕!

釋尊:可。  吾回!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十三章  初忍

自古以來,字最難修行,亦是最不容易克服之課目。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遭遇到有一些令人產生嗔恨心的事物,諸如:行進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從心裡便會產生一股莫名的苦惱,進而起嗔恨心,並且辱罵有關單位的不該。亦有些人是身體多病苦,不思本身過去生中造業深重,卻反而從心裡辱罵天地不公平,而徒增罪孽。有許多人經常在外與人爭先恐後,造成種種衝突事件,乃是因為嗔恨心使人產生無明火。

有些人分明是自己做錯事情、說錯話語,而導致種種不必要的事情發生;一旦被人責難,便心生不悅,起爭執,強詞奪理;一旦理字站不住腳,便會起嗔恨心,因為惱羞成怒,無明火不由得於瞬間燃燒起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佛云:無明火,火燒功德林,眾生常燃放一把無明之火,將自身過去所耕種之功德樹林燒化成灰燼,使自身一無是處;眾生一旦興起無明,則無論功德再深再大,亦將要功虧一匱,自然離道也就愈遠了。

然而忍辱雖然不好受持,卻並非所有的嗔恨心都無法降伏,凡是眾生在行善達到某種程度時,便會想進一步的修身立德,而開始進入道門求修學習正法,此忍辱便是修行第一門也。

雖然世人無法將他人之無妄加諸於我身的過失忘懷,但初知修行的人,應該學習勇於認錯,並且積極改善曾經造作的過失。眾生每當有人對我身所做一切事物、言語有所不認同時、有指責時,應該先思考事物如何處理最好?在百般思索後,若發現應該以他人的意見為最佳時,則理當真心認知自己的錯誤理念所在,並加以懺悔認錯,從此更加謹慎處理事物,並應廣納眾見,加以擇揀出最佳處理方法。

若能徹底明白自身有過失,並且加以認錯者、能加強改善者,乃因降伏每一次嗔恨之心,達到忍辱功夫,在修行功果上,乃能增添一個內果,而成道則需要內修八百果。對於自我的過失,應該勇於承認錯誤,並殷勤求懺悔,更積極改善,終身未再造犯,世人離道並不遠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十四章  忍讓

眾生會產生紛爭,不外乎是與親人、朋友、同事之間,大都是認識過的人。每一個人都有其一定的個性與習氣,一旦與自己的利益相左而衝突時,再好的朋友,再如何死黨、再如何忠心的朋友都很容易產生爭執,進而發生衝突,甚至於演變成仇恨或對立的立場。

然而這些人都是在過去生曾經有過一段互相鼓勵、互相扶持之情義,何以在字當頭時,卻讓原本的忠貞變質成為仇恨呢?詳細觀察,全是缺乏讓步之心;人與人只要能互相退讓一步,便能有海闊天空的心境。同事之間經常為了要多做些事或少做些事而產生計較,難怪會常衍生問題而產生口角;若是激進些的,則將會演成肢體衝突。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之事。

工作速度慢或手腳不敏捷的人,要有自知之明,在他人談論我身之缺失時,不該太過於反應激烈;假使自己真的有錯誤或缺失,要從自己的缺點去改進才對。縱使周遭的人確實有某些因素,無法卯盡全力來做事時,要是自己可以幫忙做的,就盡量予以協助達成,不應該去計較這些小細節,必須明白多做多福

在他人因為某些因素而不能盡其全力做好份內之事,自然會在無形之間縮減其人與東家的善因緣,有朝一日終將會因為技術面無法突破,或者在製造上無法如預期理想,而被東家裁除。而本身多做的,亦會在某些時候獲得東家之加給。並且在未來世中,若是有因緣與現在的東家或同事再度相遇時,便能經常性得到貴人因緣,並且真實利益將會是無法預估的奇妙。

若是我人在平時就經常與他人起紛爭,計較工作誰做的多,誰做的少,恐怕將會加速縮減自己在東家的福祿因緣。並且在未來世當中,亦會經常因為小人當道,而障礙自己的前途。如果因緣際會成為一家人,則恐怕會有擔不完的債務。

因此奉勸世人,既然有緣同在地球村相處,人人理當各盡己能,分工合作,創造更光明、更燦爛的人生,如此廣結良善因緣,才能生生世世獲得貴人俱足、福德彰顯而事事亨通也。

在此,亦勸勉那些本身有過失在先,一朝讓他人流為話柄者,當從心裡深深懺悔,並且儘速改進過去的過失,切不可以在心裡產生狡滑的辯解;世人一旦有了強言狡辯的心及行動,就會產生嗔恚之心,徒讓心靈無法清淨。然而本身多才多藝的,在本身得理之時,亦要多饒恕別人,若是處處都要和他人分別、計較、爭吵,是永遠無法讓心地獲得清淨光明的。

修行之人,亦復如是,多讓步、不計較,就會多為自己植造慧性功果一粒;多為他人服務,就會廣結善緣,為自己多修品級一層,深植善功德一分。願行者勉勵之。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十五章  堅忍

修道中人,最重一個字,有所謂:忍一時,無憂無慮。紅塵俗世之間,一切災禍,無不是缺乏忍辱心量所形成的,人人逞強鬥狠,互不肯退讓,自然要衍生出各種事端。

真實的修行者,乃是有堅忍不拔的節操,所謂: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不到最後的關頭,絕不輕言戰鬥,就像梅花生長在寒冷的季節裡,氣候愈冷,梅花就愈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並且使得梅花芬芳,清香陣陣傳揚。而修行者在修持忍辱功夫上,絕對不會因為置身所在的環境惡劣,而動搖向道的決心,亦不會因為貧苦而動搖修持正法的堅定意志。

真實修行之人,雖然對別人釋出善意,反而常被別人誤解及懷恨,仍舊不會改變其面對正道的心念與初衷。修行者奉行恕道精神,經常遭受到無情的打擊,又為了使正法能恆常運轉,雖然常無端飽受流言、妄語、謗詆,乃至於無端的威脅、迫害,仍能秉持正念行持,並不會因為遭受外在的不實在加諸於身的迫害,而去動搖初發心;反而是絲毫都不會影響到修行正道的志向,並且能更積極的讓正道之光輝,展現出燦爛而綺麗的妙道法華,使世界都沐浴在正教、正法的普照之下。

忍辱,就是在面對別人一句無情的怒吼與辱侮言語加身時,切記不能動肝火、起怨念,更不能反造辱言去回應。若是在別人無端對我人發出辱罵言語時,亦當息滅嗔恚之心,並且要降伏憤怒的心,不要讓自己再去造作口業,以免因為惡劣口語互相往來,而產生肢體衝突。若無此逆境出現時,我人在修行的路程上,不但未能有增進功行,反而會退步減功。

在人與人之間,經常會因為個人脾氣、毛病不斷,又俱皆喜歡挑剔別人的缺失,而不檢討自己的缺點,因此容易互相產生辱言、妄語,此時必須更加包容,並且心裡不該產生計較與比較的心。畢竟人際之間,欲和睦相處不易,是故千萬不可因為言語上的小事件,而造成人際關係上的變質與惡劣,修行者必須克服來自於家庭的壓力,並該克服在團體間的人際因緣,必須讓劣境轉為佳境,更當克服我所:亦即誤認為身邊一切地位、名利、田宅、等,都是我所擁有的,始能成就忍辱菩提。因為眾生通常會將他人不實加諸的言語想成是在說我,因而嗔恚之心頻起。

世人必須知道,別人所說的是妄語;而現在我的身軀不過是短暫數十載的使用而已,別人造作的妄語,根本不是在說我,因為我無法去控制別人不造口業,故實在沒有任何人所說的辱毀言語是在說我啊!過去並無這個、未來亦無這個,就連現在的我也不是,別人的辱罵、謗詆並不是在說我。

願勉世人能領悟現在這個,便能增進一果境界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十六章  忍德

忍辱是最不易修持的,尤其在於起心動念之間,通常無法釋懷,因此常導致人們產生衝突不斷,並且有紛爭不止的現象。若能將忍辱視同家常便飯,修行的正量則能蔭及鄉里。

在很久以前,波斯地方,曾經住著一位鍾某,自幼乃喪失了母親,對於年僅四歲的鍾某來講,實在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尤其是永遠再也無法見到親生的母親慈容,那是多麼令人鼻酸與痛心的事。每當鍾某向父親吵著要母親時,鍾父乃不由自主的悲淚奪眶而出,心想著妻子已經喪亡,然而唯一的兒子又太年幼,不能給予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實在是出於無奈的。後來,經過媒婆介紹牽線,而娶一位鄭氏成為繼室,終於讓鍾某有個母親可以照顧。

數載後,好景不常,正當鍾某擁有繼母,慶幸有人可以照顧時,鍾父忽然染患惡疾,從此一病不起;繼母剛開始時,尚盡為人妻子的本份,怎知未久鄭氏與家中之總管暗度陳倉並且暗結珠胎,後來鍾父在隱約間聽到下人們正在談論著這件事,一時氣憤而吐血,於是含恨身亡,留下鍾某孤單一人。

鄭氏在鍾父屍骨未寒之際,便與總管正式結為連理,並在親生兒子出世後百般寵溺,對於鍾某則逐漸苛刻,並且將一些粗活交給鍾某負責去做。幸鍾某天性聰穎,頗具善慧,對於鄭氏無理之要求,皆能應付得當,並且從來不會產生怨恨之心,亦不曾對他人說出抱怨的話來。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鍾某亦已長大成年,在間接中由老僕口中得知,自己從小到大的過程,並深知自己的家產被繼母與總管所霸佔,不但不予計較,並且在心裡感念繼母從小到大的養育恩德,但為使親生父母能揚名立範,乃向繼母說明自己想到中原學習經商。

鄭氏早就苦無機會將其趕出家門,一聞此言,乃二話不說,隨便給些碎銀子,讓鍾某在外自生自滅。話說鍾某經過漫長的時間,終於順利到達中原,在營商的過程當中,亦同時學習漢民族文化。有一次蒙朝廷政要賞識,而安插公務之職,鍾某學習能力特強,不久已能透徹諸事,並且斷案如神,絲毫未有冤屈之事發生;有時上級欲施予壓力,讓鍾某依其指示辦事,乃屬於違法犯紀之事,但鍾某秉持一股正念,並不予理會,並且能將原委託人訴之於政要,使高層能知悉官場劣行。凡是百姓對於朝廷施政有任何抱怨事件,皆能以合乎情理之詞向上級爭取改變施政方針來符合民生需求與民眾意見,不能讓民生繁榮是因為政令對民間產生太大困擾及影響。

按鍾某若在得知家產被繼母據為己有之時,若不能忍讓而欲強行爭奪家產,則不能有後來得遇政要而轉入公門之事;雖然鍾某表面上是失去了屬於自己的一切,但心存感恩的關係,能獨立、知勤奮、肯學習,在無形中獲得福德的增長。而鄭氏一家因為佔人財物又寵溺親生子,最後受親生子之連累,過著流浪街頭的老年貧苦生活。

忍辱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有可能是吃虧的,但亦在無形中消除無數業愆障難;並從中培育出一個人的德性,一旦福德彰顯,則如湧泉之水,取之不竭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十七章  忍風

自古以來,忍耐是培養堅定意志之不二法門。又能忍乃是包容之象徵,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不但一般人要有忍辱心量,就連修行者更必須學習忍辱功夫。

做事學習上,若是人人不肯忍耐,則將一事無成;在言語往來上,若不能忍辱,則容易起衝突,甚而造成血腥之事件。

在不久以前,於台北地區,曾經有位陳小姐乃是某百貨公司之專櫃小姐,面貌算是平平,身材乃比其他小姐來得較好,因此經常有著許多男同事相邀約,欲一起吃飯、聊天。而陳小姐本身是樂觀並且樂於交友,又是開朗性情中人,於是經常在休假時與男同事們郊遊逛街,生活倒是過得非常愜意;有許多次因為突然間心情不甚愉悅,這種不愉悅的心情,並沒有任何原因,只是從心裡面鬱鬱寡歡,連陳小姐自己也說不出是何原因所造成的不愉悅?

有一次,巧逢有一位女同事,其父剛逝世未久,在心裡尚隱藏著無比之哀傷,這位喪父的女同事好意的為陳小姐買了一杯咖啡請陳小姐飲用,怎知此時的陳小姐因為無明的不愉悅心情,連一句話都沒有心情說出來,只是扳著臉沒有去注意到女同事,當然也就未向女同事說聲謝謝。突然間,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事情?臉朝女同事這邊轉過來,手也順勢揮動,不慎將桌上的咖啡打落濺了一地。

此時的女同事,從一開始的好心請客,卻遭陳小姐的冷寞對待,現在又將其好意請的咖啡打落了,直覺以為是陳小姐在擺架子,加上原本喪父的悲傷心情;於是對陳小姐非常不客氣的說:妳以為自己身材好,就了不起啊!說得讓陳小姐聽起來莫名其妙,又加上陳小姐沒有笑顏的面容。陳小姐原本是想輕撫女同事的肩膀,好好安慰她一番,但因為手勢揮動力量過大,乃在手尾部份朝女同事的臉邊揮到,此時女同事乃認定陳小姐是要打她,於是便狠狠的朝陳小姐腹部重重搥打並且踢踹一番,最後造成陳小姐昏倒在地。

世間凡俗之人說出同一句話,在不同的心情時,所表現出的態度必定不同,聽與受之間,必須有良好的審慎思惟,方才加以行動表現,如此便不會讓不必要的事端產生。

另外,有一名許氏,乃是在一所大學裡就讀的女學生,平時功課平平,但成績也並不算太差,由於毫無特別的宗教信仰,但是從小就非常純真並且老實,而且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凡是有人在論及自己的缺失時,必定會冷靜的記取,並且加以改進。

有一次許氏走在街上,被一台機車從身邊急駛而過,尤其是那段日子經常下著雨,路面上積水處很多,這台機車將積水飛濺到許氏身上,此時許氏僅是微笑著對著機車騎士說:路面滑,小心騎!經過一段時間,許氏所就讀的大學來了一位新老師,正巧是許氏的班導師。在因緣巧合下,導師認出了許氏,就是以前那位有禮貌的小姐,於是在生活輔導方面就更加積極以行動來表示歉意,也常在課外特別教些書本上所學不到的經驗給許氏;亦因為班導師積極的做生活輔導,才在無意間發現,原來許氏處在單親家庭的生活中,靠著母親打零工或資源回收,來賺取微薄金錢以維持母女生計,生活過得非常清苦,但卻甘之如飴。於是便代為向學校爭取補助學費,並且代向慈善團體申請補助金,來改善許氏生活的困境,讓許氏能得專心課業。

忍一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吃虧,但是不肯忍那麼一時,事情又能改變些什麼?許氏便是因為忍那一時之功夫,而讓自己與家庭獲得貴人的幫助;而在修行的層面上來講,許氏已經在忍功結下了一個果品,這是金錢所買不到,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換取來的。

但願眾生能學習忍辱,修子尤應體悟與實踐之課目。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元月三日

第十八章  正忍

忍辱是勇猛精進之人必備的功夫與修養,忍一時,無憂無慮;退一步,海闊天空,乃是至理名言。

修身之人,必定不會認為有什麼事情,感受到須要特別忍耐之處,因為早在心裡捨去了怨懟與計較,因此便無任何事可以去爭執與計較,也因為如此,自然而然的就心平氣和,從來就不會感到有什麼事情是可以怨恨的,於是忍辱的功夫逐漸修涵完成。凡是遇到別人無端加諸於我人的屈辱,乃能隨順眾生之意,逆來而順受,在無形中總是免除了許許多多不必要的麻煩事。

自古有言:孰可忍,孰不可忍,修行者雖然在修行忍辱功夫,但尚必須要有智慧的去判斷,若是樣樣皆忍受,姑息養奸,則容易延伸出社會禍害;若不能多做忍受,則又容易形成爭執、紛亂之事端。因此,聖賢之人忍一己所遭受到之屈辱,忍一己所受到的損失;但若遇有社會不平之事,必定會伸出援手,加以防止不平的事件發生,以避免社會上之恃權凌弱事件產生;又為了社會祥和與安定,乃能忍受自我所受到的屈辱。但為了伸張正義與維護公理,則必不能忍受社會上的鬥亂、凌辱、迫害等諸事發生,這就是真正的忍辱功夫也。

昔時,有一位富家公子,風度翩翩,受到許多權貴千金之愛慕,這些千金小姐們為了能獲取富家公子的歡心,經常裝扮爭艷,並且彼此有所爭執妒嫉。這些現象,看在富家公子的眼裡,有人正為自己在爭風吃醋,當然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但深知真理正法的富家公子,便經常在心中思惟,我若是選擇這些千金小姐的某一位娶來為妻,那麼其餘的千金小姐便會心有不甘,甚至可能會利刃相向,豈不是也會危害到所愛之人嗎?富家公子幾經慎思熟慮,做出很重要的決定,既然我不願意有任何人因為我而受到傷害,而我又對感情事心靜如水,不妨我就捨去塵俗之緣,一心修行,將來也好能夠弘法利生。於是出家落髮,精進修行,後來果然在法理妙諦上頗具成就,不但免去了一場感情的糾葛,並且造就了一番聖道志業也。

在許久以前,曾經有一名叫:鄧子的理髮師,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阿順,向鄧子求借銀兩,說明十五日內奉還。時間過得非常快,一轉眼十五天期限已經到了。鄧子心想,我該去索取借出去的銀兩了,於是便出門前往那位阿順的家中,欲索討借出去的銀兩,但是到了阿順家中,突然撞見阿順正在為母親煮藥餵食,又見其母病得非常嚴重,不但未先予以探詢病人之情況,更對阿順說明來意,欲索取借款;此時,阿順怎有餘力可供償還,於是要求鄧子再寬限幾天,來日必定登門奉還銀兩。可是鄧子狠下心來,言道:你家有人生病,是你家的事;爾欠我錢,我現在便要。於是強行搜索阿順家中,但任憑再怎麼找,都找不到阿順家有什麼較值錢的東西,於是便奪了地契,並限期搬離。

阿順的老母親在失去可以避風遮雨的房舍後,因為染上風寒,使得病情加重,不久便一命嗚呼!鄧子因不能忍受自己的小小損失,強行索債,又奪人地契,更失德的趕走阿順母子,尤其是病人因為這樣來喪失生命,已獲不義罪一級;雖然阿順有向鄧子借銀兩而無法償還,但尚不足要以地契相抵,因此又獲竊盜罪三級。

因此,奉勸世間人,在認定本身之損失或屈辱,而欲有動作之前,必定要先思惟與審慎,一個動作出去,對於他人以及我本身,日後會產生什麼禍患或是利益,思定之後,再決定應該怎麼做。

君子寧願自我小受損失,亦不願自己去造成別人的損失,勉之。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六年元月十日

第十九章  精進

所謂:勤能補拙,凡事勤加研習,而後始能專精。

如同求學一般,面對師長所授予之課業,若是在學校學習後,回到家不知道去勤加振奮精神,來繼續複習,並加以實際操作,那麼便沒有辦法讓自己認識文字及師長所教授的知識,就算是能夠看得懂,也沒有辦法寫出來,並且沒有辦法做出來。而在各行各業都必須加緊用功,並且認真的學習所負責的工作、技能,如此才能在工作謀生上有所進步及習得一技之長。

修行,乃是在日常生活中去運用與落實,並且持中道使之不偏不倚。然而各項事物在最初學習之時,一定會有些偏頗,這些偏頗完全必須藉由日常間不斷的學習、練習以及操作,日積月累才能將學習之事務,轉變成自己的專才,自然而然的成為本身的技術,而能長久擁有學習而來的各項技術,這些技術都是用金錢無法換取的。縱使有人想要謀奪我人的技術,或者有人要學習,但畢竟能力問題在火候上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初修行者,必須在凡業職場中認真學習,方能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並且對自己崗位的工作負責任,工作能夠認真,便是忠誠之輩。一個事業有成之人,並非憑空而來, 亦非上天所賜予的,必須是本身肯努力、肯學習、能勤奮、能盡職,因腳踏實地而逐步獲得的成就,這才值得驕傲,也才會珍惜,走起路來才能抬頭挺胸,並且面露笑顏也。

修行人若從原先在工作上所產生的不耐煩,修改到能夠接受煎熬;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上,都能熟悉,而且逐漸增快工作速度,這就是在不斷的精進當中而有了成長。若是能從原本對人事物容易產生暴燥與不悅,甚至憤怒,逐漸修改到能夠柔軟、能夠歡喜心學習;進而他人對我身的指導亦能產生感恩的心,並且更認真去實習,這就是精進所產生的工夫。

世人之能力與專才,乃是從精進中逐漸成為本身永遠不會消失的法寶。想要送給別人,但卻沒人能夠取得,他人能得到的,不過是事務的入門工夫與訣竅。至於學習的火候,更是永遠送不了人的,這是真真實實體會到的工夫,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本領,因此才能獲得許多人的肯定與敬重。獲得的技能,就算是有人想盡辦法要強取,但任憑費盡一生力量也無法謀奪得了的,因為技能之深層工夫,只有肯學習、肯上進的人,才會擁有的秘訣。

是以故,精進亦是修學道而邁向成功榮登彼岸的唯一利器。願修行者能體驗,並且領悟,而實行之。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六年元月十七日

第二十章  精進

世間人在修行當中,不外乎是修持禪定工夫,末法時期,靜坐卻成為各家宗脈之修行者必定修持之課程。

雖然靜坐之法,並非佛陀所云之禪定,但是眾生又有幾個人能夠靜坐修持到如如不動的境界。大部份的修行者,凡是只要在蒲團上能夠安安靜靜並且老老實實的坐上半個小時或一刻鐘,已經非常難得;何況是坐上一個小時甚至於二個小時以上,乃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修行中人只要靜坐超過半個小時,多數是心浮氣燥並且東張西望的,尤其是身體會產生毛躁不安。

靜坐的工夫,在末法時期乃成為修行者不可或缺的一門課業,其因何在?世間人的心,既然無法達到見境不為所動,那麼只好退而求其次,朝靜坐來下深工夫,讓世人的身體藉由日積月累逐漸的降伏毛躁不安的心性,使之逐漸穩定下來,由身體對靜坐的持久,無形之間使身體來醞釀心靈,漸進使內心獲得穩重,方能見境而不動亂心思。雖然有許多外在因素經常迷惑著修行者,並且充滿著許多不良的外境在誘引著修行者,因為靜坐工夫修持到家,再大的誘惑也對真實的修行者起不了任何作用。若是修行者靜坐工夫不深,只要堅持每日固定於一定時間的靜坐,至少亦能夠讓自身在那一段的時間裡,獲得屬於氣血的調整;畢竟在那靜坐的時間裡,身心是在屬於靜的狀態,不會讓外在之不善的境界所擾亂,距離禪定也比較近些。

修行者在學習靜坐,並非一蹴可幾,必須循序漸進,從十五分鐘的靜心慢慢延長到一小時到二小時以上的工夫;而靜坐者若是無法突破一小時,便要去探討自身無法靜下來的原因。若是因素來自於修行者心中有其它事物掛念,而導致於無法靜下心來坐,則應該學習將身旁雜務放下,或者乾脆先將心中所掛念的事先完成,再來靜坐,如此一來,效果才能達到妙益處。若是屬於身體的因素,使靜坐無法安定,則大部份是屬於腎水不足,宜調養腎功能,乃至調養肝功能,如此雙管齊下,必定能使靜坐獲得最佳境界。

若是修行者之靜坐無法安定,其因素源於胃部脹氣,或者是無氣感,甚至於是胸悶,如此亦與腎水不足有所關連;但絕大部份則是屬於殺業較深,或者是有屬於先靈的受苦,甚至於有倒房先靈,讓修行者感同身受。是故,務必於平時經常性的修持善行與培養德性,始能涵養神靈,靜坐再漸進行持,必能勤而有功也。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元月二十四日

第二十一章  精進

紅塵俗世,科技發達,百業興盛,精益求精,分工細密,術業有專攻,始有成就。

每一個人都各有其不同之專長,縱使是雞鳴狗盜之輩,亦各有其長處、優點之所在。然而這些長處及優點並非人人都俱足,必須透過學習而得的各項才能,便有其專業性質存在;此等專業,若是無法用心來學習,乃是無法獲得其中精髓的。因此,無論本身的學習能力再如何遲鈍,只要肯用功並且反覆的練習,猶如孔夫子所說的:勤能補拙,以不斷之學習與複習每一項學問,直到能夠靈活運用為止,在這個認真努力的每一個過程中,稱之為精進。是以,不斷的增益與進展,乃稱之為精進

一位個性暴燥的人,從原本聽到有不順耳的言語,便會大發雷霆,出言不遜,甚至於動手打人;如能學習到逆來順受或者逐漸要求自我改善,將原本容易爆發衝突的次數逐漸減少,縱使其改變的速度非常緩慢,只要時時存有此心,仍能算得上是精進

有些人過去非常容易對異性產生綺思遐想,甚至於每有異性經過便會目盼流連,甚至於在心裡對當時所見到的異性同時會產生邪念;一旦能夠將心性修持到自己遇到貌美艷麗的異性時,雖然仍舊會眼光飄移,但心裡已不再產生邪念,如此也能稱上是有所精進

修行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待人接物上的圓融,若是原本自己的每一句言語不得體,或者說話比較衝,很容易使他人產生不喜悅;假使能夠學習說話柔軟,言談及義,盡量讓自己的每一句話說出口即是善語、讚美語,如此便稱之為精進

一個修行者,若是個性內向與木訥,與人互動較少,容易被眾人視之為異常人物,或是被視同為較難相處的人物;若能夠學習說話的技巧,並且經常性的與人群接觸,則可逐漸培養出更多的善緣及本身的幽默感,讓他人更容易接受自己,這樣的進步亦稱之為精進

修行中不外乎行善培德,而諸善行之中,乃不出於財施、法施、無畏施。耶教曰:將錢財囤積在地上是有罪的,古聖賢有云: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孔子曰:君子以財潤身,修行者以財養道而培育喜捨之德行,眾生能夠從原本的佈施一文錢,逐漸增加到佈施十文錢,而後再增加至佈施百文錢等,這便是屬於精進而積極的行善造福。

然而,世人若能將原本造作的善,是有所求的,逐漸培養成為應當做、必須做之行為,且無所求的;有人需要,我沒有理由慳吝。能這樣的修持,更稱得上是精進的真實意境與表現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六年元月三十一日

第二十二章   精進【四】

在許久以前,嘉義地方的某一個山區裡,居住著一位許氏,自幼喪失父親,而由孤寡慈母一手帶大,雖然無法像有錢人家一樣的供給許氏就讀很好的學校,卻也克苦耐勞的讓許氏能夠讀書識字,慈母自身再苦,都不曾呈現出有不悅感及痛苦感,總是獨自一人默默承受著。

然而,就在許氏到了小學幾近畢業的前一年,偉大的慈母卻突然感染風寒而患病,導致身體逐漸虛弱,四肢無力,無法繼續工作以獲取收入來養家活口;又要面對龐大的醫藥費用,真是雪上加霜。就在這樣叫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的情況下,小小年紀的許氏,終於做出一項令人讚嘆與感佩的決定,就是休學去做童工,賺取微薄工資,來讓慈母能夠順利的醫治身體。

許氏的懂事與孝心,看在慈母眼裡,實在感慰,卻又不捨;但自身又無體力工作,只有忍著悲痛不捨的心情,讓幼子出門工作賺錢,來維持家計。生活雖然困苦,許氏卻比同年紀的孩童更懂事、更成熟許多,在許氏的幼小心裡是這麼想的:母親從我幼小時期,便獨力將我帶大,雖然現在我的年紀還小,但是我已經有能力可以為家裡做些事,雖然我正值讀書的黃金時期,但是我的母親現在正處於患病當中,不能再讓母親過度操勞了。目前是我必須要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讀書以後還有機會,但是母親的病卻不能再拖延醫治時間了。

後來,地方上的良醫被許氏的赤誠孝心所感動,最後乃主動提起可以讓許氏分期來繳付醫藥費用,先讓其母能夠好好的醫治療養。於是許母在醫生的大力幫助下,經過了數個月的醫療期,許母終於能夠再展笑顏,更於不久後痊癒,再度工作而重拾家庭重擔。而許氏則是一方面幫助母親多工作賺點錢,到了隔年,便再度重新拾起課業努力衝刺,直到學業完成,並且讀上最高學業。

在許氏往後的人生裡,某種機緣之下,接觸了聖門,終能入道聞法,修身養性,逢人便說孝道。後來許母已然百年不再,而許氏之孝道並未因其母喪亡而消失,反而是事死如生,日日茶水供養不懈,每每有食物未先敬奉慈母牌位之前,乃不敢獨自一人先行進食;凡有事遠行或有急事而無法歸家,必定於事先奉香稟報其母知情,並且事先將每日無法奉敬的茶水等食物,預先準備好放置在案桌前,方才離家而去。其後更將對於慈母的孝敬,轉化為更廣大的孝德,開始參與照顧獨苦無依老人的居家生活,及協助一些慘遭兒女遺棄的老人之生活起居;並且經常積極從事一些能夠讓老人家愉悅及減少煩惱的活動。

許氏因為孝敬的德性,已獲上天註籍功果,編入仙班;若能持之以恆且不悔、不退志,將來乃能更晉升蓮台也。

孝與敬,不只是平凡人應當做的事,更是每一位及每一個宗脈的修行者,必須持守奉行的一件非常重要且重大的課題。修行者無論是皈依在哪一個宗教法門之下,在世若未善盡孝道,與天堂路便有隔閡;無論修持何種高深且如何殊勝的法門,亦難登天梯。深願修行者能將孝道確切落實在日常當中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六年二月七日

第二十三章  精進

在三十年前,花蓮地方居住著一對德氏姐妹,從小姐妹倆便與父母分離,父親是一位跨海的生意人,而母親卻在早年喪生,德氏的父親又礙於事業而無法陪伴在德氏姐妹身邊,因此乃將德氏姐妹託付給胞妹代為照顧。

所幸!德氏姐妹的姑母與姑丈,乃是經營茶行生意,有時也會在稻米收成時,代人碾米,並代替農民將碾好的米配送到各地中盤商手中,獲取一些利潤,是以家庭尚稱富裕。而且他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深知世間事萬般皆為因緣際會,平常既已能夠推己及人,更何況是身上流著同樣血緣的姪女,自然是很樂意的收留德氏姐妹。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德氏姐妹也從懵懂無知的孩童長成亭亭玉立的美麗俏佳人,不但天生聰慧,並且賢淑,對待姑母及姑丈如同親生父母一般善盡孝道。

原本德氏姐妹對於姑母及姑丈,乃是視同陌生人一樣,雖然姐妹是由姑母一手帶大,卻在心裡一直懷念著親生的母親及想著在對岸的父親,經常性的不言不語;到了國中時期,仍然如此。後來在某個機緣裡,開始接觸佛法,於是心中開始有了心靈的依靠,經過上人的開示,終於明白養育之德,更勝於生身之恩,初時尚且不能適應,後來便逐漸打開心房,對姑母、姑丈能早晚請安,到最後能大談人生。至此,德氏的姑母終於有所告慰,不枉費過去對德氏姐妹照顧的辛苦了。

話說德氏姐妹自從蒙受佛法薰陶後,性情從原本的孤僻,已漸能跟同學有說有笑,進而融入同學間的生活;尤其是在學業上,能與功課比自己較好的同學互相研習,又能夠指導一些學業比自己差的同學們,讓同學們不致於獨自盲目摸索;因此,德氏姐妹在人際關係上,終於獲得非常好的評論。在家裡,更是孝順的乖姪女,由於自身的體驗對於佛法的妙益,在某些機緣裡,乃能夠將佛法妙理導入同學之間的應對進退上,並且多次使逃家的同學能夠適時得到指引,導入正道而不再迷糊無知。

另外,天生有著妙智慧的德氏姐妹,平時除了親近佛法外,更深入四書當中去研討,後來分別設立讀經班,著實的在潛移默化中教化了不少迷途羔羊。

論及德氏姐妹的功行,已然獲得上蒼讚賞,並且賜予一級福德;若能一生持恆不退,將來則能引入觀音淨土。希大眾能勉而精進乎!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十四章  精進

修行者日日精進,不進則退,在娑婆世界無論從事任何事務,不是進步,便是退步,而止步不前的便始於自傲,不思增進。

然而精進有各種不同解譯與層面,各種行業都有其精進部份與退縮部份,譬如:一個人在學習買賣物品上,若是不知叫喊及研討出屬於自己的廣告詞,又無法讓他人注意到自己所販賣的產品之特殊性何在?就連到夜市場擺攤位,若是有人經過而不知道要招呼,總在心裡認為反正客人有需要時就會接近選購,何必那麼辛苦去叫喊?有這種想法,將會讓自己減少一部份客源的商機。

在學習醫、藥之上,也有進退問題。一個人投入學習藥理,但無論再怎麼學習,都只能記憶或分辨少數幾種藥材,則永遠沒有成長的一天。

在悍衛疆土的軍士們,在體能訓練上,若是無法鍛鍊強壯,並且在各種戰術技能上若是無法突破,則永遠在戰鬥力輸給別人;一旦兩軍對陣,則未攻先自敗了。

修道上亦如是,各自力求一天能比一天好,毛病一天比一天少,脾氣一天比一天減些,而微笑則一天比一天多與久,這就是精進。原本只有在道場之時,才會客氣的待人,自然而然延伸於家庭親人,進而擴及於工作職場之中,或者與鄰里之間都能和睦相處。人人皆能如此精進,社會那怕不能祥和呢?

修行者通常有靜坐之經驗,一般人面對靜坐往往無法超過二刻鐘便坐立難安,而修行者若能逐漸延長靜坐時間而不感覺毛燥,並且能夠感受到清淨、舒適與安寧,這就是精進的一種表現。

然而所謂的精進,並非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場所,或從事某些特定的事務;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或者實踐力行,這是真正的精進。修行者由學習而入室,進而悟覺與體驗,甚而心領神會,然後實行,以符合學習之原意,這才是真正的精進。如果自身獲得法喜後,陷入自我沉迷,從此脫離現實生活,獨自存活在個人的世界裡,這便不如法;一個人獲得法喜與開悟之後,不知道要回過頭來教化尚在迷淪中的人們,則有違佛法本旨。這樣的人,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清淨;因為不能面對現實生活者,雖有再深之領悟、有再高之理諦,都將成為空談;因為害怕面對現實社會,怕自我的法喜因為在現實社會中遭受到影響,這樣的法喜並不是真正的法喜,更加不是真的清淨,所獲得的法喜只不過是自我滿足,亦即自我催眠的法海,而非佛海也。

願眾生人人知精進,在精進悟覺之餘,回過頭來看看那些尚在迷淪中的苦海眾生,趕快予以伸出溫暖的救援之手拉提一把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六年三月七日

第二十五章  禪定【一】

修道之人,每一個人皆必須修習禪定的工夫,而禪定的修習要讓修道之人能夠獲得法喜充滿及擁有愉悅的心情之巧妙境界;便是能夠使修者安定內心思緒,並且穩定其性情的法華境界。

然而欲朝禪定目標來修習,不外乎能知空,並且要能夠通達空無之妙境中,而後才可以忍受諸般苦行,去除貪睡、怠懶之毛病;修行中逐漸斷除食欲之纏擾,雖然腹肚飢餓非常,亦能保持久久不為饑餓所動搖的樂道精神,追求覺悟人生無常的心志,其後始能獲得真實禪定之境界。由於修道者在苦中能不為苦所惱,在樂中又不受樂所迷惑,在飢餓當中不去多求食欲;因此,內心不會受到外在境界來誘引,是故能獲得禪定工夫。

目前時下的修道子,未曾去經歷諸般苦行,無法認證是否為真實修行,故僅能勉強稱之為修行中人,而不稱呼為修道子。修道之人於身歷諸苦行中,有不思睡眠,一般人都在昏睡中,讓生命白白在每一日中流逝,並且經常在昏沉中,使時間一秒一分一直枉費掉,人身一旦在睡不飽或者昏沉時,便無法使心靈產生喜悅;遇到事情緊急時,反而產生不愉悅的心情出來,如此則不稱為禪定。世人若是因為本身無法獲得充足睡眠,而在心裡產生不愉悅感、怨惱感,則忍辱心便無法保持,包容心亦將產生變化,一旦心情起變化,則在待人接物上,必定有所疏失與失態,並且容易怠慢諸佛。眾生乃是未來佛,怠慢眾生便是怠慢諸佛,使原本欲結造善緣的,只因為一時不愉悅感,讓他人感到無法接受並產生反感現象;善緣未造,反而積深了一段不善因緣。若是如此,則有失禪定工夫,有違佛法真理也。

在佛法當中,有云:去睡病,此乃暗示一般人必須時時使身、心、靈保持清醒狀態,在白日間必須是精神飽滿而不昏沉的,更不能有嗜睡感,何況是修行中人更應該去除睡病!

俗世間一旦陽光從東方昇起,謂之旭日東昇之時,便要開始展開一天的工作以利益民生,負責稻田的就該去田裡巡視,並做拔草、補插秧、除蟲及灌溉、施肥等工作,而各行各業都該認真,並且勤奮的將每一天所應該負責的工作做好,而且要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完善良好,尤其是在心情上必須是要有成就感及愉悅的幸福感覺才行,這樣才能夠獲得的妙境界也。

願世間人皆能有所體會與領悟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六年三月十四日

第二十六章  禪定

,乃是修行者由凡俗朝聖賢門而進入超凡入聖的層次之稱謂。而再深一層之禪意,則屬於居士正受、深信並且正法而通達明悟之所稱謂。

然而,眾生通常不能承受的境界,因此眾生很難獲得禪境,並且無法步入超凡的層面。並且末法時期的眾生好逸者多,惡勞者眾,雖然有些眾生空掛上其名而稱為:修道人,但現代之修道人卻經常有些於不知所為者,並且有忍耐、堅毅、勤苦程度遠遠比不上一些於紅塵中打滾的凡夫。

昔時,釋迦牟尼佛於未完全成道之前,曾經修習過各種苦行,就連全身投入土堆中,僅留一支細竹管供給對外呼吸之用外,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長時間讓一個人獨自在土堆中,只有少量空氣可以吸收,土堆裡的空氣會愈來愈稀薄而難以吸呼。然而釋迦牟尼佛亦不例外,經過許久之修習過後,亦與其他人一樣面臨缺乏空氣與氧氣,此時幾乎無生命現象;待同修救回其性命時,仍舊不改其求學道、修道、悟道的決心。

現代人雖然亦稱之為修行人,但在茫茫人海當中,又有幾個人可以在生死交關之間而不退初發心,有誰能夠只為求悟覺真實永恆的幸福,而下定決心行持中道體驗。聖人不以身苦而認為是苦,因為身體所承受的各種苦境,都是人生旅途中的小插曲,一旦所有的苦境界過程都承受過了,此後又有什麼可以說是的呢?

有人從出生之後便無父無母,其心中認為無父無母是苦;有人常受父母之諄諄教誨與嚴格要求,乃認為有父母是苦的。有人工作時間很長,於是認定工作真是苦;有人一直無法獲得穩定之工作,因此認定沒有工作可以做乃感覺很苦。針對這些苦處,若是互換一下角色,無父母的可以有父母關懷與照料,有父母的失去與父母相處的機會,彼此獲得自由自在,或許便無人感覺是苦,因此諸般苦境又有什麼是真正的苦呢?

一旦真正的將彼此的角色互換過來,長期超時工作的與沒有事情可以做的互相交換一下,沒事情可以做的人,終於有了工作可以做;長期工作超時的,終於能夠可以盡量休息而不用操勞;剛開始或許彼此可以獲得短暫的愉悅,但是日子一久是否真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呢?答案是:並不見得!因為一個已經習慣在超時工作的人,突然轉變成閒散,隨著時間一久,又將開始產生苦的感受,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而長期沒做事情的人,突然有事情可以供其做,剛開始很高興,但日子一久,亦將產生苦惱。

如何取其適當,是一門學問,而修行亦是同理,乃是無論置身在何種苦境中,都必須能夠保持一顆向道之求知求悟的決心也。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二十七章  禪定

修道中人,對於學習及研究佛法,崇尚道德與真實理諦,在深入之後,內心能入;因為內心能夠寧靜,隨後乃能安穩;亦因為心靈修持到達安穩的境界,於是能夠思慮;尤於思慮之後,便有所心得。因此,定靜心乃是修道人的最基本要件。

學修道的眾生當中,有許多人確實在打坐方面,能夠達到如如不動的境界,並且愈打坐愈起勁,甚至於在打坐中獲得法喜充滿且心情愉悅非常,乃至於在禪定中已能獲得神遊太虛之巧妙境界;但藉由修行打坐而能夠達到這番境界的人又有幾個呢?

因此,普遍學習打坐的人,都以為藉由禪定便會自然而然的通達此一境界,乃爭相學習,並且聽到或遇到有這種能力者,便十分崇拜,讓自己陷入盲目追尋中。但是這樣修習禪定工夫高深的人,更有許多人在出定後便開始對身邊周遭的人事物又逐漸產生無明、懊惱、痛苦、憂愁以及許多紊亂之思緒。

修行者於禪定中出定後,一收到銀行的催繳款諸費用單後,甚至是接到下個月起要調漲某些費率,原本應該是固定的支出變成了增加支出,或者才剛收到一筆貨款,卻又要付出超過已收款的金額,為此讓原本的法喜充滿,瞬間又轉變化為煩惱與痛苦,清淨的心已不復存在,到此真是枉費先前的禪定數小時。

有禪定的修行者,在出定後遇見自己的愛車被撞凹一個洞,乃至於車子被偷,不由嗔恨之心生、懊惱之心重;讓原本之神遊太虛心情,頓時身心靈淪為置身在地獄苦海之中,枉費了先前禪定的數小時時間。

更有修行者在禪定中獲得無比的喜悅,出定後撞見妻子或丈夫與自己最信任的好朋友產生曖昧關係,或與他人私奔而去,使一顆原本法喜愉悅的心,剎那間轉變化成暴躁、詛咒、惡罵、憂鬱,枉費了先前禪定了數個小時時間。

真實的修道人,雖然在打坐時間上並沒有別人來得久,並且常有諸多雜務在身,但是因為深知人生真諦,洞悉十二因緣法則,更能明白萬法唯心所示變現而成,難做能做、難忍能忍、難捨能捨。而在面對房舍無故倒塌時,心裡唯有會心的一笑,心想換個新地方再繼續勤奮做事與修習佛道就好。

真正獲得禪定的人,雖然是親眼目睹親生兒女在自己的眼前死去,仍舊是要繼續將未完成的工作做完,至於兒女的身體只有先委託他人代為送回家中,待自己工作完成後再做處理;因為深深明白人死不能復生,並且知悉悲痛無益,痛苦對現在、對未來完全無濟於事,因此雖然是最親愛的兒女親人死亡,乃無法擾亂那清淨的心。禪定就是在修習這顆心的真實清淨,思考清晰,並非這個人不慈愛,實在是深深明白世事無常的真實意境及一切無我的真理。

是以故,能夠在二六時中,時時保持處變不驚的精神,能夠莊敬自強,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成就應該成就的中道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二十八章  禪定【四】

在二十年前,於台南地區,有一位崇儒學者,本身對於四書熟讀之程度,可謂:倒背如流。日常生活之飲食乃特別注重清淡,居家亦非常單純,鮮少有華麗之佈置或點綴的高級裝飾品;唯獨在書房內的擺設上,較為講究,採光與通風必須良好,窗戶景緻之搭配須古色古香。

在下午接近傍晚時分,這位學者通常會將手中一切事務放下,靜下心來,一心一意的點起一道淨香,使身心靈放輕鬆,然後融入書法當中,於字字劃劃之間不急不緩,使勾劃之間書寫得恰到好處,每每於書法當中已能神遊太虛,在收筆之後仍能精神抖擻,並且常保持心情愉悅。

這位學者經營書房用品的買賣,每每有客人上門來,皆能與客人暢談人生百態。有時候面對客人的發勞騷及對於時政之不滿,亦能適度轉化其人生觀點,使之原本對國家的不滿,轉變成對國家悍衛疆土的感恩;原本對社會充斥著許多不滿,使之滿懷對社會的感恩。

除此之外,學者本身從不因為外在景像而動搖其內心清淨純真,反而更能有平靜之思緒;從別人在談論中,進而檢討自我之言行舉止是否有類似客人之不良的思想行為產生?無論面臨順境,乃不曾引以為傲,或遭逢逆境,更不會心生懊惱、憤怒、怨恨、愁慮,反而在逆境中能更圖增進心識,稟持平靜狀態。

後來,因為身體住世時期已盡,乃直歸凌霄寶殿晉見  玉帝後,轉往無極理天會見  金母娘娘,再受玉虛宮  元始天尊照會過,乃證道而居於崑崙山,蒞任鎮守登天第一關之職。

勉勵世間人,置身逆境所在之因緣,乃是過去所造作而形成,決不可產生怨言與憂愁之心,趕緊想法子來解決或者找尋貴人協助,並盡量改正往昔不善之身、口、意業,則能漸入佳境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六年四月四日

第二十九章  禪定【五】

修習禪定之人,首重心思沉穩,性德定靜,內心絲毫不受外在變化之人事物而起心動念。

在五十年前,於福建一帶,有著白氏姐弟,從小便不曾見過父親的面,由母親帶養,雖然生活在困苦的農村裡,亦過著非常愉悅的日子,隨著政局日趨穩定,白氏姐弟亦已長大成年。

因此在母親逝世後,姐弟二人為了理想而提起勇氣,告別鄉中族親,踏上一連串的人生旅程。首先是到上海做生意,有機緣開始接觸道德經,由於姐弟二人天資聰慧,很快的融入到深層義趣,並且能夠活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生意方面,因為姐弟二人秉持同舟共濟精神,乃能薄利多銷,雖然所得不多,卻也甘之如飴;怎知白氏姐弟之生意絡繹不絕,嚴重影響到其他同行的利益與生存空間,紛紛找白氏姐弟抗議;不久,又被同行聯合打壓與陷害。但白氏姐弟從來不去計較,並且加以省思,認為是自己障礙到他人的生存空間,故決定離開上海。

姐弟倆轉往北京謀求工作,最後在一位高層政要之處擔任侍從官的職務。在服務期間認真勤快,並且常為民眾排解紛爭,深受民眾愛護;有時亦會無端被捲入風波中,白氏姐弟仍舊不減熱忱之心,後來被高層政要收為義子女,從此生活上更是無所匱乏。

後來,這位高層政要於一次公務執行中,不幸罹難,遺留一大筆未曾公開的私藏美元及黃金條塊,白氏姐弟無意中獲得這筆財富。兩人未曾有過任何貪念,只是思考現在人生困苦者多,人心貧困者眾,當今政局不利於民生,上下又無德行,道統淪喪已久,我今突獲財富,非我之能所及,非我應得之財物,實天下教育之物也。

幾經思索,白氏姐弟逐漸釋出美元,私下委人抄寫道德經,更在有意無意之間,攜帶少量經書,凡路過寺廟、道觀,便悄悄地置於書櫃或角落之處,希望讓有緣者能得取閱,日後得以重振道德,再挽人心向善。有數次將金條帶往西藏,在無人見聞下,供養三寶,以期佛法永恆運轉,使世間再度沐恩於法華之下也。後來,大陸地區政策逐漸開放,白氏姐弟多次以友人之名,往香港施助一些寺廟及以義父名義參贊一些慈善弘法團體。

查白氏姐弟默默行善,在百年歸空之後,將榮證法王之果位;皆因貧之不餒、富之不傲、失之無怒憂、得之無特喜;禪功已然深入身心靈如一之中道境界也。

願大眾能效法而學習也。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四月十八日

第三十章  禪定【六】

修禪之人,其內心必定沉著穩重,無論外境之順遂或有違逆,皆能處之泰然,縱使突然間獲得傲人之權勢、富貴,亦絲毫不起思欲與喜悅;雖然原本身體健朗,忽然在一夕之間成為重病患者,仍舊無法動搖其向道修身之心志,故此等人已得真實禪定

因為心中非常明白無常之原則,心能恆常得獲安穩定靜,成就則在於自己也;而修行者假藉各種方式修習禪定,若不能使內心清淨無染,則容易隨著外境所轉變,雖然能藉一切方法獲得安然自在,因為內心不能清淨之故,因此成就便在於天也。

二十年前,於台中地區,有一位生意人陳某,雖然是從事路邊攤工作,生活卻也過得非常愉悅。查陳某自出社會以來,歷經電子工廠之作業員,亦有電腦維修技術的學習,也擔任過義消,後來轉到經營路邊攤的事業,一路上工作多元化,然而在其心中並無特別的起伏。

對於高薪工作從不貪戀,對於收入較低時亦未曾產生懊惱,旁人從未見過陳某有過愁容或憂鬱。因此,陳某在家庭生活中及在生意上與待人接物之間,皆能充份表現出愉悅心情;遇到較為挑剔的客人時,也從不會產生怨惱,反而能更加要求自己將事情做好。

在某個機緣裡,接觸了佛法,進而親近學佛,而天生聰慧之陳某,在幾次的聽聞佛法理諦後,對於為人處世有了更進一步的標準,從此更加秉持逆來順受戰戰競競之精神。

有一次出門,被一輛貨車從後方追撞,造成身體多處骨折及擦傷,並且有顱內出血的情形;經過良醫的診治醫療,挽回一條生命,在病床上待了數個月時間,直到陳某身體逐漸康復後,至此陳某感覺到世事無常,乃發心增加對正道正法之三佈施:財施、法施、無畏施。並且對於肇事者亦不予為難,僅對肇事者訴說:行車要小心,前後要謹慎,左右須留意!若是一般患者,通常會先說出來的怒言、怨言,在陳某口中是不曾說過的,於內心裡更是未曾想過要罵人,只是坦然面對。

在陳某往後的人生旅途裡,更積極經營生意的同時,日常生活之間,將佛法傳輸到許多的客人身上,潛移默化。查陳某心性之默默修持,以及善行之累積,已達上品下生的境界。若能繼續秉持,則有望更進一層。

修禪之人,必須讓本身達到不受外境所左右的工夫,並且在二六時中讓內心當中充滿真實清淨,才能獲得菩提種子現前。一切的讀經、唸佛、打坐、研經之修習,僅是要讓修行者藉以達到禪定工夫邁進的一種工具而已。

若是修行者在一生當中,只能在打坐的時間當中才能獲得無憂無慮以及法喜充滿,試問打坐後的時間裡,讀經、抄經後的時間裡,面臨家庭問題、人際問題之際,心情思緒是否能夠保持不動搖,並且保持著無喜、無憂、無怨、無悔呢?若是不能,則修行者已經有了甚深之法障,法障不去,禪定難尋。

若是為了能夠長期保持法喜、愉悅,而將打坐、讀經、抄經的時間逐漸延增,並且隔絕與眾生之互動;如此之輩,將與群眾生活越離越遠,善緣不但鮮少結造,反而積欠眾生恩德也。

佛法不離世間法,諸佛菩薩不斷的求取出世法的證悟,乃在於為了使世間的眾生能夠隨後依循覺悟,佛菩薩內心早已出離俗世紅塵,而肉身尚須入世度化眾生,使眾生棄迷向覺。何以修行者卻僅為一己的法喜,棄眾獨修,真是本末倒置。但法理未明之人仍應深入經藏,圖增智慧,以尋禪定之功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三十一章  智慧

人性本無善惡之別,但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處身之環境,因此逐漸養成善或惡的習性,久而久之,善與惡的思想、行為造作乃成為習慣,進而潛藏意識,若讓習慣定了型,便難以改變它。

人生乃是為了不斷的求取新的知識,以不斷提昇自己的能力及才幹,再藉由知識的增進,促使本身之慧根成長。人人本具先天靈慧,只是經常受到惡劣之環境而掩埋了真如本性,導致一縷靈光日漸鈍暗而無法彰顯,久而久之,便難以啟迪良知、良能;於是更該不斷的接受教育而啟蒙,令塵封許久之靈慧逐漸去除濁垢,人的良知良能亦唯有在濁垢減輕的同時,才有機會顯露出來。

凡是稍具靈慧者,必定能夠不斷的親近善知識,因為自己內心知道,唯有不斷的接受新知識及不斷的學習各種事物的對待,才能讓自己的智慧提昇;因為只有自己能力不斷的提昇,生活才有機會得到不斷的改進與創造;因為不斷的改進與創造,進而促使世間不斷的方便,做事也好,交通也好,都能獲得不斷的方便與迅速。因為創造促使人類生活不斷的燦爛,並綻放出美麗的光芒來榮耀世間,永不停止的榮耀一直在綻放。並由於自我的蛻變,進而希望人人有所突破並繼續增長,乃能夠薪火相傳使技能永久流傳下去,讓人類生活繼續光明,使社會不斷成長與進步。凡此種種,皆必須仰賴教育之薰陶。

一個有智慧的人,乃是肯學習各種事物,並對所負責的事物肯勤勞儉樸的奮力向前增進,並且肯付出一己心力來幫助別人;凡是遇到有品德比自己高又有技藝,並且比自己才能更精,能力比自己更好的人,不但能夠去讚嘆,而且與之學習,並要求自我突破革新,因此能力便在不斷的求知求新中繼續增進成長,轉而成為一個有獨特技能及獨特見解的成功人才。因為本身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昇,直到足以讓眾人效法與學習的程度,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智慧亦唯有不斷的提昇,才能成為一個人中之龍,轉變成為值得眾人效法與學習的模範標竿,而能夠承繼先賢的教誨,並能啟迪後進的晚輩,其智慧乃是卓越而頂尖的,是一般的小智慧者所無法達到之胸懷,也難怪聖賢永不孤單,因為德不孤也。

世人應該及早覺省,不斷學習,以增進智慧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六年五月二日

第三十二章  智慧

俗世之間,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謀圖事業在於能夠謀求多元之創新變化。

凡有事事皆一成不變者,非常容易被整個社會的新潮流所排擠,並且淘汰,隨後便將消失無蹤;因此創新而融合使之通達,便能夠讓世人在社會上有一席立足之地,並且繼續生活求新而不被淘汱,在俗事上能知謀求變通,乃須要有一分的聰明才智,始能有所發揮與創新,亦須適其當下之機運,方足以使之揚名立萬。

然而,對於為人處世之間,更需要有一顆慧德靈性,方能夠正確的分辨是非、善惡,並於做事上能符合當下之時機,應對於當作為之事務,而決不致於做出無益之判斷,更不會做出使自身陷入困境之決策。在當捨離之時,能夠立即捨離而毫不思索及遲疑且立即捨去;當該有所作為之時,亦能夠毫不推拖的,並且有果斷,能勇於擔當。更在人生運程平順時,審酌本身能力所在,積極造福人群,回饋社會,使德澤更加普利於世間,讓自我積極的為國家、為民族增進福址,引動有緣人跟進而努力。

有真實智慧的人,對於自身在世間所做過的一切善,絕不掛在嘴裡講,遇到他人亦不刻意說明我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做了些什麼好事與善行?並且在心中亦從來不去思考:我曾經做過了些什麼善事?多久以後,我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善報?亦不思憶我曾經對某些人施行過什麼恩惠,而將來可能在什麼時候會獲得怎樣的回報?

因為有真實智慧的人,只做該做的事,只做現在應做之事,因為不妄求,更不會好高騖遠,只圖人群廣受利益。心中僅存在這樣的一個信念:趁我現在還有些體力與能力,能做即做;我現在還能知道要做,該做便做。因為我現在尚有些許能力可以利益眾生,將來業緣顯現而福報低落之際,或許毫無機緣可以付出,尚且未可知?如今若不趁還有能力之時,多少造福人群,更待何時?

有真實智慧之人,把握當下,展望未來,時時存在這樣的一個信念:當我現在還知道分辨善惡、是非、對錯,我現在還存有一點善心念之時,盡量行造善事,廣澤人群。若我將來沉淪於五蘊:色、受、想、行、識當中,甚至遭受三毒:貪、嗔、痴之侵襲,而於無形中迷失自我的良知、良能,恐怕就要枉費此生了。

現在既已知道,便要把握住當下,懺悔過去種種諸般惡業,並且立即造作一切已知道的善行也。甚願修行者,勤行諸善事,修身培德以提升中道精神也。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五月九日

第三十三章  智慧

修行無非在於修智而後開慧,但欲修其智,乃必先充其識,因此,學習成為不可或缺之重要先決要素。

至於學習何物?不外乎聖賢之精神。首論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之大無畏精神,深得普遍民心。昔時,妙莊國之三宮主:妙善公主,本可享受榮華富貴,並且其本性善良賢淑,又深知百姓生活在疾苦之中,於是願捨離權勢,願意拋開富貴名利,親身深入民間,徹底觀察民情,從中獲得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立志修持人生真理,了悟紅塵俗世苦、集、滅、道。凡聽聞有之處,便能置身其中,藉親身步入的境界來破除諸煩惱,始得以開啟智慧,來導引迷途眾生以重拾愉悅心情,讓廣大社會重現祥和氣息,使大眾互助合作之心再度揚起,令大眾合作精神無所懈怠,以其至孝哲理的精神來教育民心,拾回孝德;以其慈悲無私之心,令群眾破除私我,而鄰里之間如同一家和睦親愛也。

在過去有些人姑息以養大患,雖然有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此所謂:,乃是心裡頭不去記念私人恩怨,稱之為。但在事理上,仍必須視其所犯事情之輕重,而依循法理而給予相當之約束,方能讓社會大眾免去災禍,方能使其人惡劣行為不敢再造,而遇到他人兄弟紛爭,應為彼等說明猛禽爭鬥報,令人家兄弟重拾謙恭禮讓之誼;而善智欲明,必要格去物欲,因物欲過重,有礙身心,更容易導致靈慧不清,物欲乃三毒之源,五蘊亦包含其中,皆因私欲持續不止,而三毒長期染習,是故,常受五蘊之影響,讓身心無法清淨。

若能受持五戒,並進而降伏物欲,諸如:見到一件自己覺得亮麗美好之衣物,若在心中執著迷上此物,便要產生無止盡的貪求之欲,一旦無力獲得該物,便將生起嗔恚之心。而修行者雖然同樣對某些衣物有特別好感,但皆能審視自我能力所及之處,雖然無法取得喜愛物品,但能滿足於當下,因深知福德因緣各有不同;而不盲目追求,因為深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反而能夠不去掛礙。

果能如此,執著迷昧心已能破除,善智慧亦開始起作用,於是處處充滿感恩,時時珍惜福緣;更能體會生活上無一不是在福緣當中,只是差別深與淺而已。物質福緣淺者,能盡量使家庭更臻於幸福與美滿;至於物質福緣深厚者,能夠推己及人,以盡一己能力,讓他人多感受些來自於無私的德蔭,使社會上充滿溫馨,讓人群增進和樂,智慧始獲運轉,修行就是如此之妙也。

願眾生能體而悟之,進而落實之;如此福德日深,慧性漸明也。

 

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九十六年五月十六日

第三十四章  智慧【四】

,乃是一種知識的領會,而則是對一件事物領會後的融通。

提及顏回夫子,少年時期努力學習,便已深具各項知識,並且對於更是能夠落實在每一分秒當中,對於仁德更可以受持三個月這樣久的時間都不會去違犯到,真是仁人中之仁人。

有一次,顏回在街上行走,因為沒有什麼事要處理,所以步伐便放慢許多,於是很悠閒又很輕鬆,並且非常自在的在街頭漫步,就在嘴裡哼著山歌,看來真是心情愉悅。

忽然在前方不遠的一家商店,傳出一陣陣吵鬧聲音,顏回被此吵鬧之聲響,打斷了原本之悠哉,更使山歌哼到一半而中斷掉,實在有些掃興;於是便很嚴肅的抬頭挺胸,雙手作揖拱在胸前,並很莊嚴的走進商店。由於被眾人認出是孔門弟子,因此被請入商店做公道人。

待顏回問明原委,店家乃言道:面前這一位客人來到我的店裡,點了一些餐飲,每樣費用是三錢,總共有七樣,合計是二十一錢;但這個客人竟然一直強辯三七為二十錢。您是孔門學生,深富大智慧,您來評評理,究竟三七是二十,還是二十一呢?

此時,這個惡客也不甘示弱,大聲嚷嚷:您倒是來評評理,三七明明是二十,這個店家竟然要索我二十一錢,並且一副兇惡欲吞人的模樣。

顏回反覆思索,對惡客說道:依我長期接受夫子的教導,三七分明是二十一,乃無誤的。

此時惡客眼露紅絲,面目猙獰,怒斥道:枉費你是孔門學生,三七是二十,您都不知道嗎?不相信,你現在回去問一問孔夫子,便能知悉了。

顏回一臉狐疑,且無趣的告別店家,回到學堂,先將遇到店家與惡客強辯情形非常詳細的訴說一遍,乃問:究竟三七是二十或二十一呢?

夫子回答:回啊!三七是二十,沒有錯啊!

顏回此時產生大疑惑,追問:夫子啊!明明教示我等,三七是二十一,沒有錯啊!何來的錯誤呢?

夫子再回答:三七確實是二十一,沒有錯。

這又令顏回更迷糊了,夫子乃從頭到尾再訴說一遍,並言道:回啊!依汝方才在商店這種場所,商家是生意求利之所,物價中早已有利益,只是少獲得一錢之利而已,並非真的虧本;又店裡所遇到惡客,也已經有些狂了。若是為了一錢的爭執,被惡人所傷,甚至有所損傷性命,豈不是很冤枉嗎?人家硬說三七是二十,何必去爭是二十一呢?

在這樣的事例當中,乃在告訴世人,有些事情明明自己對,但在面對無理取鬧者之時,就算自己吃點虧,總比硬爭小利而面臨隨時有生命之危來得好;吃點小虧,總是能走得更長遠些。既然已知別人是無理取鬧,往後只要婉拒其人之要求便是,並不急於在當下多做爭執,此為智慧也。

 

道門教主太上老君  降           九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第三十五章  智慧

在二十年前,花蓮地區,有一位信奉天上聖母的年輕人,在服完兵役後,便進入一家餐廳工作,先是做服務生以做體驗,後來又去學習廚藝。學藝有成之後,於是便應徵大餐廳裡的掌廚,才一載時間便積累一些存款。

他利用積蓄,開始進修學分,三年後學分完成,取得碩士資格。乃離開花蓮,往台北謀求生活。因為對科技有極大興趣,乃應徵在某大企業旗下專司電腦程式之研發,數年間也研發不少產品;後來,經台中之友人邀約,乃參與天上聖母之繞境活動,從中體悟到要落實本身技能,來讓更廣大的人群能夠獲得真實利益,這才是人生的目標。

他辭去高薪工作,並且為某媽祖廟做了一段時間之義工服務;此一段時間,他發覺要讓人們有實質利益,必須使世人之心靈獲得充實。是故,乃開始深入研讀各家經典,赫然發現世人的心靈之所以容易空虛,乃是因為世人都喜歡朝物質的生活追求,而且太過於沉溺其中,甚至於在追名逐利的同時,讓自己患得患失,於是便產生害怕、恐懼與煩惱,甚至於煩惱目前已有的將來會失去。此外,人們為了生存而互相欺詐,乃至於虛偽做事或誇大不實,目的在藉以圖謀更大的短暫利益,到頭來搞到心神不寧,錢財有時並不比別人獲得多少,但身體的健康與家庭之和樂卻全都賠給了名利之追逐上。

有鑒於此,這位年輕人乃想出了暗渡賢良之方法,就是善書與經書的流通。但勸善之書籍百千種類,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流通,於是年輕人花了一些時間來過濾非常多的善書及經書後,乃擇定某些對於綱常倫理有教育性的書籍,或者挑選心靈涵養有益的書籍,以及促進人際關係相關等善書、經書,有益的書籍總算整理出來。但是閱書總須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因此便四處參訪名山古剎,最後乃建造出景緻怡人、風景幽雅之閱書環境,讓讀書的人一方面可提昇智慧,一方面有美麗風景供人觀賞,並以本身學得的廚藝,讓閱書的人隨時有美味可口之套餐可以點用。

雖然年輕人不像有許多人那樣的高談闊論,但經過有意無意間,經常對來客的引導,及親身與來客探討一些法義,倒也將不少修行之正確觀念傳授給一些迷惘者,亦導正一些我執太深之人。按年輕人這樣的行道模式,若能堅持下去,則將有三品天爵可授證之。

願時下修行者,對修持方針能更有所依循也。

 

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五月三十日

第三十六章  智慧

沙門之中,修行入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理、相必須互為圓融,為修行之標的,乃修行之準則。

修行中人常云:煩惱即菩提,並非煩惱等於菩提,而是修行者每遇到令自己產生煩惱之諸境界時,皆能冷靜下來,並且平心靜氣的去思惟,我的煩惱是什麼?煩惱來自於何種緣起?反覆省思,不去掛礙,並且放開執著來,再度體驗原本的煩惱是否尚在?從中領會智慧的妙益,所謂:轉識成智,放下便無憂也。

在十五年前,於台中一地,乃有一對學佛的姐妹,姐妹皆是初長成年紀,卻已頗具善慧根性,而姐妹二人常能互相砥礪,而使修行之路更加堅定與用心。當然姐妹在學習佛法中,亦經常遇到許多考驗的地方,因此煩惱事件經常產生,因為有實修的緣故,煩惱在不久後便轉化成清淨的心靈,以愉悅的心情再度面對生活。

有一次,姐姐在偶然的機會裡,無意中與久未連絡的男同學相遇,而開始產生一連串感情的糾葛,從此魂不守舍;每日工作下班後,便打扮得非常艷麗,出門約會;稍與男友短暫分別,內心便有落寞之感。

後來,妹妹觀察姐姐的變化,乃誠懇的對姐姐訴說,看姐姐近來夜裡出門皆打扮得非常亮眼,並且很愉悅,這種歡喜遠遠超出對家人的愉悅。此話一出,有智慧的姐姐,乃想起了一句話:朋友再好,沒有手足好;朋友再親,沒有爹娘親。立即反覆不斷的思索,我這段時間是怎麼了,於是發覺自己因為對於異性緣的喜好,遮蔽了原有的理性,更忽略了與家人的相處;因此重新整理心情後,乃以平常心對待目前所交往的男同學,隨後在二人相處的日子裡,那種愉悅尚在,而與男同學有時會短暫分離數日的那種落寞感已經消失。

有一天,男同學突然開口要向學佛的姐姐借錢,而且不是一筆小數目,雖不算是大筆錢財,但相當於要累積工作二個月的薪資;於是乃婉拒男同學的要求,沒想到話剛說完,卻立即遭到男同學一番數落與羞辱,後來便未再連絡。

在數個月後,姐妹乃從側面聽到一些有關男同學的消息,原來這位男同學專門在欺騙女同學們的感情,在感情培養到某些程度後,便開始不斷的對女同學們予取予求,甚至連身體都騙上手,直至女同學無法再滿足其錢財需索之後,便無情的離開,另找新目標下手。有一次,被某位女同學的友人撞見,而被打得半死。有智慧的姐姐,慶幸自己沒有被感情沖昏了頭,而做出令自己與家人蒙羞的事;更感恩妹妹的適時點醒自己,使自己免於淪落成為人財兩失的可憐人。

從此之後,姐妹更加精進的深入於經藏佛海之中,成為智慧圓融的行者。查其姐妹之功果,目前已是菩薩下品中生之境界;假以時日,必能更上一層樓也。

深願修行者能得體悟,時時檢視自己的言行,並環顧親人、朋友與同修之對待與互動,以智慧去明辨,然後再適當的調整,以免影響修行的道程。

玄奘大師  降                        九十六年六月六日

詩曰:修行次第依序程。漸進增圓慶性功。

      層次高昇無掛礙。添延身教體仙緣。

跋文

修行有其次第,絲毫馬虎不得,而六度波羅蜜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各有其妙,各有其益;修行者若無依其先後程序逐次修為,將令修行者常感空嘆。

如今,鸞門已傳修行次第之法要,乃為末法時期眾生修持之準則,並為末法眾生依止之行持法華。本書雖文短意簡,卻是時下修子不可或缺之修身藏寶。

世傳千經萬典,綜觀文深意奧,實乃末法眾生所難懂,更為末法修行者望之卻步,讓有緣人常感入寶山空手而回之徒嘆,深奧文意常使眾生閱而無所知悉,研而又不知其味,故再傳修行次第於鸞門,藉以普傳大道,令六度波羅蜜再次重振道心也。

玄奘大師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丁亥年四月二十一日

濟公活佛  降                        九十六年六月六日

詩曰:鸞門普化民智彰。教示良真自在香。

次第修為心正淨。逍遙悟道覺仁昌。

跋文

鸞門首重普化,教育群迷,不遺餘力,並且常能傳承符合時代上中下三階層之引導方針,使正法永垂不朽於天下。

如今修行次第之妙寶已然在鸞門延承法義,其中不乏輔以實例,使閱者更能明白其中真理所在,及有關人生真實理諦,在修行次第中表現得一覽無遺。並引實例,讓修行者對修行之六度波羅蜜有所概念,述文則令修行者對次第修行之六度波羅蜜有所體悟,往後只需體驗生活而了悟人生真諦,則可有登峰造極之日也。

深願有緣者,仔細研閱,能得有所獲益也。

濟公活佛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丁亥年四月二十一日

 

 

鸞門修行次第論  完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九十六年六月十三日

聖示:今夜恭接完書玉旨,命本道院太子元帥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可。  吾退!

欽差窺基菩薩  降

詩曰:鸞門寶德緣道揚。普化蒼黎聖志昂。

次第行持深固義。明心見性會仙娘。

聖示:賀喜貴道院於丁亥年中又再添寶書完成,將使末法修子有所依循。今夜, 吾奉玉詔為貴道院佈達而來。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位居尊而鑑卑,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黎為念。今查南贍部洲台疆懿敕寶德大道院,自奉旨著造鸞門修行次第論以來,神人卯盡全力,護持著書期間不遺餘力,乃誠可貴,如今業已完書,理當賜記有功神人。

一•凡著書期間護持全勤者,各予以賜記一道功,消淫禍三宗,解小人星二件,除血光災三次。

二•凡著書期間護持過半而未全勤者,以八百功計,消淫禍一宗,破小人星一次,除血光災一次。

三•凡著書期間護持達半數者,各予以賜記半道功,破小人星一次。

四•凡隨緣護持著書,以每期二十功為勉。

五•凡助印達千本以上,准消車關災二件。

六•凡助印達三千本以上,准破爛桃花。

七•凡助印達五千本以上,准賜福德,男女一胎。

八•凡助印達萬本以上,准解當下重病一件。

九•凡有功神祇,各晉三品一果。

十•凡所有靈修士各縮減修限一個月。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歲次丁亥年四月二十八日